华北含煤盆地构造演化与深部煤炭资源就位模式探讨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4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4 收藏 703KB PDF 举报
"华北含煤盆地构造分异与深部煤炭资源就位模式,通过构造演化分析,提出深部煤炭资源的就位模式概念,主要包括五种模式:逆冲推覆、伸展、复向斜、坳陷和推滑叠加导致的煤层埋深变化。" 华北地区作为中国重要的煤炭产区,其含煤盆地的构造演化和深部煤炭资源的分布模式对于煤炭资源的勘查和开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了华北地区晚古生代含煤盆地自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变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深部煤炭资源的“就位模式”这一新概念。 首先,构造分异是盆地演化的关键因素,它涉及到板块运动、岩石圈深部动力学以及地壳应力状态的改变。在华北地区,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于含煤盆地,使得煤层经历不同程度的构造改造。煤炭资源的就位模式是指在这些地质作用下,煤层从形成到被构造活动改造成不同的空间位置的过程。这一模式不仅考虑了煤层本身的形成,还涵盖了煤层在后续构造活动中的动态变化。 其次,深部煤炭资源的就位模式更侧重于煤层如何在地壳深层移动和堆积。通过对华北含煤区的研究,可以将就位模式归纳为五类: 1. 受逆冲推覆煤层变深的就位模式:在这种情况下,煤层由于板块碰撞产生的逆冲推覆作用而被推向地壳深部,增加了煤层的埋深。 2. 受伸展煤层变深的就位模式:在地壳伸展的过程中,煤层可能被拉伸并向下移动,形成了煤层埋深增加的现象。 3. 因复向斜煤层变深的就位模式:在复向斜构造作用下,煤层被挤压并下沉,导致煤层深度的增加。 4. 因坳陷煤层埋深增加的就位模式:盆地的坳陷或沉降会导致煤层埋深加大,这是地壳沉降作用的结果。 5. 推滑叠加使煤层埋深增加的就位模式:在断层推滑作用下,煤层可能会被推移到更深的位置,形成煤层埋深的增加。 这五种模式揭示了煤层在地质历史中如何响应构造活动而发生空间位置的变化,对于理解深部煤炭资源的分布和预测未来的勘探方向具有重要价值。同时,这些研究成果也为地质灾害的评估和煤炭开采的合理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华北含煤盆地的构造分异和深部煤炭资源的就位模式研究,不仅深化了我们对区域地质构造演化的认识,也对我国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指导。通过对这些模式的深入理解和应用,有助于提高煤炭资源的找矿效率,减少开采难度,促进能源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