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滴撞击实验:固体表面影响分析

需积分: 10 3 下载量 5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1 收藏 701KB PDF 举报
"液滴撞击水平固体表面的可视化实验研究 (2008年),由李维仲等人进行,探讨了液滴撞击固体表面的现象、特性及其影响因素,重点关注了固体表面润湿性、表面粗糙度以及液滴大小对撞击后铺展过程的影响。实验采用蒸馏水作为工质,结果显示,固体表面的润湿性和粗糙度在液滴铺展后期起关键作用,而液滴大小的影响相对较小。该研究属于工程技术领域,被收录于《热科学与技术》期刊,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本文是关于液滴与固体表面撞击现象的科学研究,该现象在多个工程领域中有广泛应用,如化工、航空航天、材料科学等。液滴撞击的研究始于19世纪末,由Worthington进行了开创性工作。然而,由于撞击过程短暂,通常只有几毫秒,使得研究极具挑战性。实验者通过可视化实验方法,对液滴撞击后的铺展过程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 实验部分,研究者使用蒸馏水作为液滴材质,因为其较低的黏度有助于延长观察时间。实验关注了三个主要参数:固体表面的润湿性(即接触角)、表面粗糙度和液滴大小。实验结果揭示,固体表面的润湿性在液滴撞击后的铺展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尤其是当液滴已经接触表面后的后期阶段。表面粗糙度也显著影响这一过程,因为它能改变液滴与表面的相互作用力。相比之下,液滴的大小虽然也会影响撞击,但其影响程度相对较小,尤其是在液滴刚开始接触固体表面的初期阶段。 此外,文章指出,这类研究对于理解自由表面流动问题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助于基础理论的发展,还直接服务于工业实践,如喷淋冷却、喷墨打印、燃油喷射等应用场景。通过对液滴撞击的深入理解,可以优化相关设备的设计,提高效率,减少能耗,甚至解决一些环境问题,如雨水侵蚀控制等。 这篇论文提供了一种深入理解液滴与固体表面相互作用的方法,强调了表面性质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性,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同时,这项工作也表明,尽管液滴撞击的研究历史悠久,但仍存在许多待探索的问题,为未来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