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相机定位模型研究:基于小孔成像与切线法

需积分: 10 1 下载量 16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7 收藏 450KB PDF 举报
"数码相机定位模型的研究集中在如何准确地确定相机的位置和姿态,这对于交通监控、三维重建等应用至关重要。文章作者潘邢华、马龙祥和王蒙通过探索小孔成像原理,建立了一个靶标圆心与其在图像平面上像点之间的映射关系模型。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找到靶标上圆的圆心在像平面上的投影坐标,从而推导出数码相机的内部参数(如镜头畸变、焦距等)和外部参数(如相机在空间的位置和方向)。 首先,文章介绍了小孔成像原理,这是光学成像的基础,它表明光线经过透镜后会在感光面上形成倒立的实像。在数码相机中,这个原理被用来创建图像。为了进行相机定位,需要将靶标(通常包含多个圆)放置在目标区域,这些圆的圆心被视为特征点。当相机拍摄靶标时,这些圆的像会出现在图像平面上,但可能会由于透视变形而不再是完美的圆形。 接着,作者提出了切线模型,这是一种用于识别圆心像点的方法。通过对靶标圆的边缘进行分析,可以找到其在像平面上的切线,切线与圆心的交点即为圆心的像坐标。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克服因图像畸变导致的困难,提高圆心定位的精度。 在建立了圆心像坐标之后,可以进一步计算出数码相机的内参和外参。内部参数包括焦距、主点坐标和镜头畸变系数,外部参数则涉及相机在空间中的位置和姿态。通过解决空间映射矩阵方程,可以求解这些参数。一旦获取这些参数,就可以通过两坐标系间的旋转矩阵和平移矩阵来描述靶标圆心与其像点间的变换关系,进而确定两相机之间的相对位置。 系统标定的过程通常涉及多组靶标图像的采集,通过求解一系列方程来估计相机参数。文章中提到的靶标设计包含多个同心圆,这样的设计可以提供更多的几何信息,有助于提高标定的精度和稳定性。 总结来说,这篇论文深入探讨了数码相机定位的数学模型,特别是在小孔成像原理基础上的靶标圆心定位方法。这种方法对于精确的双目定位和系统标定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广泛应用于交通监控、机器人视觉导航等领域。通过理解并应用这些理论,可以提升数码相机在各种应用场景下的定位性能,减少由于位置和姿态不确定性带来的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