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中继三跳网络:吞吐量与传输距离协同优化

0 下载量 3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7 收藏 1.34M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在认知中继网络(CRNs)中,如何通过优化三跳网络的吞吐量和传输距离来提升系统性能。现有的研究多关注于双跳网络,但其传输范围受限且通信通常是单向的,不适合扩展到更复杂的网络结构。作者提出了一种创新的三跳中继方案,利用时分双工(TDD)技术实现在三阶段传输中的辅助用户(SU)间的通信。此外,针对有两个接收者的场景,文章引入了叠加编码(SC)策略来有效处理信号。 文章的核心是联合时间与功率分配的优化问题,这是一个非线性且凹的问题。通过这种优化,可以在不增加跳数的情况下增强主要用户(PU)的传输范围,同时提升SU的网络吞吐量。作者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数值计算,结果显示所提出的方案能显著改善SU的吞吐量表现,并扩大PU的覆盖范围。 这项工作由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的程 Zhao、王 Wan-liang、 Yao Xin-wei 和英国拉夫堡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 Yang Shuang-hua 共同完成。文章在2016年7月提交,同年11月修订后接受,2017年1月经过交叉检查。" 在本文中,认知中继网络的关键技术包括: 1. **三跳中继方案**:为了解决双跳网络的局限性,如传输范围有限和单向通信,作者设计了一个三跳中继策略,利用TDD来实现SU间的双向通信,这有助于提高网络效率。 2. **时分双工(TDD)**:TDD是一种通信方式,允许在同一频率上进行交替的发送和接收,这在三跳网络中提高了频谱利用率,实现了SU的双向通信。 3. **叠加编码(Superposition Coding, SC)**:SC是多址接入的一种方法,尤其适用于有多个接收者的情况。在本文中,SC用于合并不同用户的信号,使得两个接收者可以同时接收信息,增加了网络容量。 4. **时间与功率分配优化**:这是一个关键的非线性凹问题,涉及到如何在三个传输阶段合理分配时间窗口和功率,以最大化SU的吞吐量并扩大PU的传输范围。 通过这些技术的结合,该研究不仅提高了认知中继网络的吞吐量,还解决了传统双跳网络的覆盖问题,为未来认知无线电网络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优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