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总线控制与通信方式解析

0 下载量 19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6-13 收藏 313KB PPTX 举报
"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课-(2).pptx" 这些题目涵盖了计算机组成原理中的关键概念,主要涉及总线管理和通信方式。以下是详细解释: 1. 计数器定时查询方式:在这种方式下,计数器从0开始计数,设备号小的设备优先级高。因此,当计数器的值对应于某个设备号时,该设备将获得总线使用权。 2. 独立请求方式:在这种方式下,每个设备都有自己的总线请求信号和响应信号,因此如果有N个设备,就会有N个总线请求信号和N个响应信号。这种方式允许设备独立地请求总线,无需等待其他设备完成操作。 3. 链式查询方式:在这种查询方式下,所有设备通过一条总线请求线串联起来,设备的优先级由其在链中的位置决定,设备号大的设备优先级低,因为它们需要等待更多设备的请求结束。 4. 同步控制:总线通信中的同步控制是指由统一的时序信号来协调所有设备的操作,确保它们在正确的时间进行数据传输。这通常适用于CPU和外围设备的控制。 5. 异步通信:异步通信不依赖公共的时钟信号,而是通过握手信号来确认数据的发送和接收,使得通信双方可以在各自的时钟域内独立工作。 6. 串行传输:信息使用一条传输线以脉冲形式进行传输,相较于并行传输,串行传输节省了线路,但传输速度较慢。 7. 全双工总线:这种总线允许数据同时在两个方向上传输,提高了数据交换效率。 8. 异步串行通信:这种通信方式中,每个字符独立发送,不强求字符间的间隔时间相同,但需要字符起始和停止位来同步通信。 9. 统一编址:在单总线结构的计算机系统中,外设和主存储器可以使用相同的地址空间,简化了内存和I/O设备的管理。 10. 统一编址法:采用这种方法时,不需要专门的I/O指令集,I/O操作可以直接通过内存访问指令完成。 11. 外围设备连接:在微型计算机系统中,外围设备通过适配器与主板的系统总线相连,适配器起到接口作用,将不同设备的信号转换成总线兼容的格式。 12. 总线带宽计算:总线带宽(数据传输率)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即每秒传输的最大字节数。题目中给出的例子中,总线时钟频率为8MHz,一个时钟周期为0.125微秒,一个总线周期传输16位数据(2字节)。所以总线带宽是2字节/0.125微秒 = 16MBps。 这些知识点体现了计算机组成原理中关于总线管理、通信协议、数据传输和系统架构的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