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mm分级与弛张筛改造提升张家峁选煤厂效益

下载需积分: 0 | PDF格式 | 1.13MB | 更新于2024-09-04 | 38 浏览量 | 0 下载量 举报
收藏
本文详细分析了张家峁选煤厂准备车间的改造过程,旨在解决入选原煤灰分升高和产品质量下降的问题。通过对原煤分级粒度的调整,将25mm分级改为13mm,研究了这一改变对最终产品的影响。在粒度调整后,原有的香蕉筛在筛分效率、筛孔堵塞以及清理方面暴露出不足,因此提出了采用两台弛张筛替代香蕉筛进行13mm干法筛分的新方案。 分析结果显示,采用13mm分级后,中块煤的产率显著提升,从14.16%增加到24.29%,这意味着更多的优质煤炭被有效分离出来。而末混煤产率则从59.17%下降到48.24%,这有助于提高整体产品的质量,每年能带来2079万元的经济效益。此外,更换弛张筛后,浅槽入料量与分级筛上的错配物减少了13.90%,减少了不匹配物料进入分选系统的情况,同时混入分选系统的煤泥量从8.69%大幅降至2.17%,进一步优化了煤炭分选效果。末混煤产率的提高3.44%表明,改进措施有效地保持了原有浅槽的处理能力,减轻了对煤泥水处理系统的压力。 关键词“弛张筛”强调了新型筛选设备在提高筛分效率和处理能力中的关键作用。弛张筛以其特有的振动方式,有效地防止了筛孔堵塞,提高了筛分效率,改善了整个工艺流程。而“分级粒度”是指原煤在进入选煤过程前的粒度控制,粒度的调整直接影响到煤炭的质量和经济效益。本文中通过降低分级粒度,使得更精细的分选成为可能,从而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筛分效率”是衡量筛选设备性能的重要指标,它关系到煤炭分选的效果和选煤厂的生产效率。“混煤”是指不同质量的煤炭混合在一起,调整粒度和更换筛选设备都能有效减少混煤现象,提升煤炭品质。 这篇研究展示了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来应对选煤厂面临的技术挑战,尤其是面对原煤质量变化时的适应性调整。采用弛张筛替换香蕉筛,调整分级粒度,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选煤效率,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同时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体现了清洁煤炭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