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自燃研究:程序升温条件下的煤耗氧特性分析

0 下载量 7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4 收藏 433KB PDF 举报
"程序升温条件下煤耗氧特性的研究,通过煤自燃特性测试系统,对煤在升温过程中的耗氧量进行测定,发现煤的耗氧量与煤温升高、煤变质程度有密切关系,并从煤的孔隙结构、活性结构、煤氧络合物等方面进行理论分析,揭示其在煤自燃研究中的重要性。" 在深入探讨煤的自燃特性时,程序升温条件下的煤耗氧特性成为了一个关键的研究领域。这篇由戚绪尧、王德明和仲晓星合作的首发论文,利用自主研发的煤自燃特性测试系统,详细研究了不同变质程度煤在升温过程中的耗氧行为。研究表明,随着煤温的上升,煤的耗氧量整体呈现增加的趋势,这与煤的氧化反应加剧有关。然而,在升温初期,煤耗氧量短暂下降的现象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这一非线性变化可能是由于初始阶段煤表面的物理吸附过程所致。 煤的孔隙结构对其耗氧特性有着显著影响。孔隙结构决定了煤与氧气接触的表面积,孔隙率越大,氧气的吸附和反应机会越多,因此煤的耗氧量相应增加。同时,煤的变质程度,即煤化程度,也会影响耗氧量。随着煤变质程度加深,煤的挥发份减少,固定碳增加,这通常会导致耗氧量降低,因为高变质程度的煤在相同条件下与氧气的反应能力减弱。 煤表面的活性结构,包括表面官能团,对煤与氧气的相互作用起着关键作用。在升温过程中,某些活性结构可能促进煤与氧气的化学吸附,进而加速耗氧过程。此外,煤氧络合物的生成也是煤耗氧量变化的重要因素。在升温初期,煤表面的物理吸附可能导致暂时的耗氧量下降,但随着温度升高,化学吸附和化学反应开始占据主导,煤氧络合物的形成速率加快,耗氧量随之增加。 煤氧复合理论在此研究中提供了理论基础,它解释了煤自燃过程中煤与氧气的相互作用。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化学反应三个阶段的连续过渡是煤自燃的关键步骤。物理吸附阶段主要涉及煤表面对氧气的无选择性吸附,产生热量;化学吸附阶段则涉及氧气与煤表面活性位点的结合,释放出更大的热量;而化学反应阶段则标志着氧化反应的加速,可能导致自燃。 程序升温条件下煤的耗氧特性不仅是煤自燃过程的重要指标,而且对于预测和预防煤矿自燃灾害具有实际应用价值。通过深入理解这一特性,可以更好地设计和优化煤矿的安全管理策略,以减少因煤自燃引发的事故,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