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多核挑战与解决方案探索

需积分: 0 4 下载量 5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1 收藏 9.94MB PPT 举报
"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专注于计算机组成原理,旨在让学生理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方式,以及如何设计和优化数字系统。课程内容涵盖运算器、控制器、存储系统、I/O设备等方面,通过学习,学生将具备解决硬件相关问题的能力,并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此外,课程还探讨了多核处理器在软件利用上的挑战,如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如何适应多核环境。" 在计算机科学中,"计算机组成原理"是一门基础且关键的课程,它深入解析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运作机制。这门课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1. **计算机系统概论**(3学时):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包括冯·诺依曼体系结构,以及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如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 2. **逻辑部件**(5学时):详细阐述逻辑门、组合逻辑和时序逻辑,这些都是构建计算机硬件的基础。 3. **运算方法和运算部件**(9+4学时):讲解不同的运算方法,如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以及这些运算在运算器中的实现。 4. **主存储器**(6+6学时):讨论内存的类型、访问速度和容量,包括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5. **指令系统**(5学时):介绍指令集架构,包括指令格式、寻址模式和指令执行流程。 6. **中央处理器(CPU)**(10+10学时):深入探讨CPU的设计,包括控制器和运算器的功能,以及微程序控制和硬布线控制。 7. **存储系统**(6学时):涵盖高速缓存(Cache)的工作原理和虚拟存储器的概念,如何提高存储效率。 8. **辅助存储器**(2+4学时):关注磁盘设备和其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的特性。 9. **输入输出(I/O)设备**(2学时):讲解不同类型的输入和输出设备,以及它们如何与计算机交互。 10. **输入输出(I/O)系统**(3+6学时):讨论I/O接口和总线,以及I/O操作的同步和异步机制。 课程教材方面,推荐使用《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三版)》(白中英主编,科学出版社)和《Computer Organization and Architecture, Designing for Performance》(William Stallings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同时,还有一些在线资源,如Stanford University的EE182课程和Cornell University的ECECS314课程,提供额外的学习材料。 面对多核处理器的挑战,课程提到了三种策略:将多核视为多个独立处理器,虽然简单但可能无法充分利用多核优势;采用虚拟化技术,牺牲性能来实现单一核视图;或者重新设计操作系统和编译器,但这需要定制化工作且无现成产品。对于软件开发者来说,理解和利用多核性能对计算型软件相对简单,但对于信息处理软件这类高度串行的应用,就需要更复杂的并行算法设计。 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理论,还需要培养他们解决复杂硬件问题的能力,以便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有效地设计和优化计算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