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网与计算机网络:概念、阶段与核心部分解析

需积分: 0 5 下载量 13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9 收藏 23KB DOCX 举报
"这是一份关于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的复习资料,涵盖了网络的基本概念、因特网的发展阶段、网络的组成、通信模式、交换技术、网络类型以及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和体系结构等内容。" 复习这份资料,首先需要理解网络的基本定义。网络是由多个结点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构成,它旨在实现资源共享、数据共享和服务共享。因特网作为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体系,将全球的计算机网络和主机连接在一起,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服务。 因特网的发展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从最初的ARPANET,到三级结构的因特网,再到多层次ISP结构,如今已进入移动互联网阶段。其结构分为边缘部分和核心部分,边缘部分由所有接入的主机组成,核心部分由网络和路由器构成,负责数据的传输。 在通信模式上,有两种基本形式:客户服务器模式和对等连接(P2P)方式。客户服务器模式中,客户是请求服务的一方,服务器则是提供服务的一方。而在P2P模式下,通信双方都可以同时作为服务请求者和提供者。 网络交换技术有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电路交换在通信全程中独占线路,保证资源,但效率较低;报文交换不需预先建立连接,但可能产生存储转发延迟;分组交换则结合了两者的优点,但可能会出现数据乱序。 根据网络的作用范围,可以将其分为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局域网(LAN)和个人局域网(PAN)。每个类型的网络具有不同的覆盖范围和传输速率。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包括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和利用率。速率通常以比特为单位,带宽表示信号的频率范围,吞吐量是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数据量,时延由发送、传播、处理和排队时延组成,而利用率反映了网络资源的繁忙程度。 最后,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通常参考OSI/RM七层模型和TCP/IP四层模型。这两个模型定义了网络通信的标准和规则,确保不同设备间的有效交互。 通过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将有助于在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