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机设计:掌握计算机动态工作,构建微程序控制器

需积分: 43 64 下载量 20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8 27 收藏 102KB DOCX 举报
"计算机组成原理(模型机设计)" 这篇文档是关于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的一份说明书,主要内容是设计并实现一个基本的模型机。该设计旨在让学生掌握整机动态工作过程,理解微程序控制器的设计,以及如何构建指令系统,并通过实际操作来调试模型机。 设计题目为“模型机设计”,学生需要完成以下任务: 1. 设计指令系统:制定一套包含8条以上指令的指令集,这些指令应包括不同寻址方式,如寄存器寻址、直接寻址和立即数寻址。 2. 编写微程序:根据设计的指令系统,编写微代码,这将决定处理器如何执行每一条指令。 3. 编写测试程序:设计用于验证模型机功能的测试程序,可能包括计算两个十进制数的和、数的扩展、求负数补码、统计数字特征等任务。 4. 调试模型机:实现硬件接线,编写并执行程序,确保模型机按照预期工作。 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将使用TDN-CM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实验系统,通过微程序控制器来控制数据通路,使得在程序的控制下,各部件单元能自动产生所需的控制信号,执行指令周期内的所有操作。 模型机设计的具体步骤包括: 1. 定义模型机的功能和用途,例如,它可能用于简单的算术运算和数据处理。 2. 设计数据通路图,这是模型机内部数据流动的逻辑表示,包括数据的输入、处理和输出路径。 3. 定义微代码,即微指令的集合,它们是控制计算机硬件执行特定操作的低级指令。 4. 创建微程序流程图,描述微指令的执行顺序和控制流程。 5. 编译微指令的二进制代码,这是微代码在实际硬件上的表现形式。 6. 设计机器指令集,根据功能需求编写具体的操作码。 7. 实现模型机,包括硬件接线、编写机器语言程序,以及运行和调试这些程序以验证模型机的正确性。 通过这个课程设计,学生不仅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深入理解计算机硬件的工作原理,还能提升编程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同时,参考文献提供了进一步学习的资料,如《计算机组成原理》和《计算机组成原理》教材,以帮助学生深入研究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