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发展与六氟磷酸锂制备方法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13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8 收藏 40.62MB PPT 举报
本文主要介绍了六氟磷酸锂的制备方法以及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历程、工作原理和相关材料。 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六氟磷酸锂(LiPF6)是作为电解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池的性能至关重要。本文并未直接详述六氟磷酸锂的具体制备方法,但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锂离子电池的发展背景,这对于理解其关键材料的制备有间接作用。 锂离子电池自20世纪以来经历了显著的技术进步。早期的锂一次电池,如Li/I2、Li/Ag2CrO4等,因其高能量密度和长期稳定性而被广泛应用。然而,它们不可充电的特性导致了资源浪费和高昂的使用成本。金属锂作为二次电池的负极尝试,虽然理论容量高,但因锂的活泼性导致电解液分解、枝晶形成、安全性和循环性能问题,使得金属锂二次电池未能广泛商业化。 20世纪80年代,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出现,以锂金属以外的材料如TiS2、MoS2等作为正极,配合含Li盐的有机溶液电解液,但因安全性和可充电性的挑战,如MoliEnergy公司的Li/MoS2电池发生的事故,锂离子电池的研发一度陷入低谷。 Whittingham博士在此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他的工作包括发明了嵌入式锂离子电池和水热合成法,这种方法至今仍对电极材料制备有重大影响。他的贡献得到了多项奖项的认可。 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负极材料也在不断变革。从最初的金属锂到后来的石墨、硅基材料等,每种材料都有其独特的性质和挑战。例如,石墨由于其稳定的结构和较高的锂离子嵌入能力,成为现代锂离子电池广泛使用的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历程是科技进步和材料科学紧密交织的过程。六氟磷酸锂的制备技术也在这个背景下逐步发展和完善,包括改进合成工艺以提高纯度、降低成本和提升电池性能。这些方法可能包括共沉淀法、溶剂热法、蒸发结晶法等,但具体细节在提供的文本中未详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