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Guard with RMAN: Oracle 10g Setup & Configuration for Standb...

需积分: 9 1 下载量 7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10-06 收藏 67KB DOC 举报
本文档主要介绍了如何在Oracle 10g Release 2环境下使用DataGuard功能通过RMAN(Recovery Manager)来配置和管理Standby Database。数据保护是数据库管理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在高可用性场景中,DataGuard作为实时复制技术,能够确保主数据库(Primary Database)的数据一致性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恢复。 首先,环境背景为Red Hat Linux Enterprise AS 4,主数据库(Primary Database)运行在IP地址222.18.138.166,ORACLE_SID为orcl,db_unique_name也为orcl。Standby Database位于IP地址222.18.138.187,ORACLE_SID和db_unique_name分别为standby。 为了支持DataGuard的创建,主数据库需要进行一系列调整。首先,启用强制日志记录,通过SQL命令`alter database force logging`确保所有对主数据库的更改都被写入日志,以便于在故障切换时同步到Standby Database。 其次,创建或更新密码文件是关键步骤,因为每个Data Guard数据库都需要独立的sys用户密码,以保证redo(重做日志)传输的完整性。在Linux环境中,可以使用`orapwdfile`命令创建一个密码文件,并设置sys用户的密码。 接下来,修改主数据库的初始化参数至关重要。包括: 1. 设置`log_archive_config`参数,指定日志归档策略,如'dg_config=(orcl,standby)',表示将日志文件复制到主数据库和Standby Database。 2. 配置`log_archive_dest_1`,指定日志存储位置和目标数据库名称,如`location=/oracle/oradata/orcl`,并设置其为所有日志文件和所有角色有效。 3. `log_archive_dest_2`参数用于定义Standby Database的日志接收器,如`service=standbylgwrasync`,指定异步接收,只对在线日志文件和主角色生效。 这些步骤确保了主数据库的日志管理和归档策略的优化,为DataGuard的实时同步提供了基础。在实际操作中,根据数据库的具体需求和环境,可能还需要调整其他参数,如网络配置、归档策略等。在配置完成后,通过RMAN进行数据保护和恢复测试,以确保整个DataGuard环境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025-01-08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