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NAT配置详解与应用

需积分: 9 1 下载量 3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4 收藏 157KB PPT 举报
"该资源主要介绍了NAT(网络地址转换)技术,特别是静态NAT的配置实例。NAT用于解决IP地址短缺问题,通过将私有地址转换为公网地址进行通信。私有地址未在互联网上注册,可以自由使用,而公网地址需要向IP地址管理机构申请。内容涵盖了IP地址的分类、NAT的工作原理、NAT的术语解释以及NAT的两种主要类型——静态NAT和动态NAT。" 在深入讨论NAT之前,先了解一下IP地址的分类。IP地址分为A类、B类和C类,其中A类地址范围为1~126,B类地址为128~191,C类地址为192~223。127这个特殊地址用于回送测试,不用于网络通信。公网地址是全球唯一且需注册的,而私有地址(如10.0.0.0/8,172.16.0.0/12,192.168.0.0/16)则被保留供内部网络使用,不直接暴露在互联网上。 NAT操作通常在存根网络的边缘,即边界路由器上执行。其主要任务是将内部网络中的私有地址转换为公网可路由的地址,以允许内部主机访问互联网。NAT术语包括:Inside Local Address(内部本地地址),是指内部网络主机使用的私有地址;Inside Global Address(内部全局地址),是NAT转换后对外公开的公网地址;Address Pool(地址池),由ISP或网络提供商分配的多条公网地址,用于动态NAT。 静态NAT是一种一对一的地址映射方式,其中内部主机的私有地址被固定地映射到公网上的某个特定地址。例如,Pc1的10.1.1.1地址被映射到200.200.200.1,Pc2的10.1.1.2映射到200.200.200.2,以此类推。这种方式简单明了,但缺点是公网地址资源利用率低,因为每个内部主机都需要一个固定的公网地址。 动态NAT则更为灵活,它会从地址池中动态分配公网地址给需要访问互联网的内部主机。这意味着多个内部主机可能会共享少数的公网地址,提高了地址的利用率。然而,由于地址是动态分配的,这可能导致外部主机无法直接回连到内部主机,除非使用端口地址转换(PAT)。 配置NAT时,通常需要在边界路由器上定义NAT策略,包括指定内部网络、定义地址池、设置转换规则等。对于静态NAT配置,需要明确指定每个内部主机对应的公网地址;对于动态NAT,只需要配置地址池和内部网络,路由器会在需要时自动分配公网地址。 NAT是网络中解决IP地址不足的关键技术,通过地址转换实现了内部网络与公网的通信,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内部网络的隐私。理解并正确配置NAT对于管理和维护企业网络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