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遥感原理与应用考试重点整理

需积分: 50 39 下载量 6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2 2 收藏 140KB DOC 举报
"武汉大学遥感试题及答案" 这篇资源主要涵盖了遥感技术的基础知识,包括遥感系统的组成、遥感技术的发展历史、NASA的机构背景、中国航天史的重要事件,以及遥感技术的分类、特点、发展趋势和相关物理原理。以下是详细的知识点: 1. 遥感系统的组成部分通常包括传感器、平台、发射装置、数据处理系统和地面接收站。 2. 遥感技术的历史发展可划分为试验阶段、应用阶段、多传感器和多平台阶段,以及综合信息处理阶段,其中第四阶段始于20世纪70年代。 3. NASA的全称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英文全称相同。NASA负责美国的航空和航天研究,以及相关的科学和技术开发。 4.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5. 按平台分类,遥感可以分为航空遥感、航天遥感和天基遥感;按传感器探测波段,分为可见光、红外和微波遥感;按工作方式,有被动遥感和主动遥感;按应用领域,涵盖环境监测、地形测绘、灾害评估、农业、城市规划、气象预报等多个方面。 6. 遥感技术的特点包括大面积同步观测、多时相连续观测、实时性、综合性、非接触性。 7. 当前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包括高分辨率、多光谱、立体、动态、集成化和智能化。 8. 遥感机理基于传感器接收地面目标反射或发射的电磁辐射,通过分析这些信息来识别目标,实现对地观测。 9. 电磁波由变化的电场激发变化的磁场产生,两者相互垂直并一起传播。 10. 电磁波是横波,其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11. 电磁波遇到介质时,会发生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和散射现象。 12.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大致在380纳米到760纳米之间。 13. 黑体具有完全吸收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且不反射的特性,因此吸收率为1,反射率为0。 14. 维恩位移定律指出,黑体最强辐射的波长λmax与黑体绝对温度T成反比。 15. 实际地物的发射可以分为单色发射和复合发射两种情况。 16. 按发射率变化,地物分为恒定发射率、温度依赖型发射率、角度依赖型发射率和混合发射率。 17. 大气中吸收太阳辐射的主要物质包括臭氧、水汽、二氧化碳和气溶胶等。 18. 地球大气层通常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逸层。 19. 大气组成主要由分子(如氮气和氧气)和气态粒子(如水蒸气、臭氧等)两大类构成。 20. 地球大气中的辐射传输过程会受到大气中的气体和悬浮粒子的吸收、散射和反射等影响。 这些知识点构成了遥感技术的基础框架,对于理解和学习遥感原理与应用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