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os_II 延时函数精度分析与实现

需积分: 10 0 下载量 7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5 收藏 53KB DOCX 举报
"Nios_II下的延时函数心得" 在Nios II处理器系统中,延时函数的实现对于许多实时性和精度要求高的应用至关重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在Nios II平台上,尤其是基于f100MHz硬件配置下,内置的`usleep()`函数的精度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首先,`usleep()`函数是Nios II HAL库提供的一种微秒级延迟函数,但其精度在不同延时值下表现出显著差异。通过一系列实验,我们可以看到: 1. 当调用`usleep(1*1000*1000)`,即延迟1秒时,实际延迟时间为0.99568957秒,误差非常小,大约是0.43%。 2. 而对于较小的延迟,如`usleep(1*1000)`(1毫秒),实际延迟时间约为1.008毫秒,误差仍然在接受范围内。 3. 随着延时进一步减小,如`usleep(100)`(100微秒),实际延迟变为117.43微秒,误差明显增加。 4. 当延迟降低到10微秒时,`usleep(10)`的延迟时间为15.11微秒,误差显著增大。 5. 最后,当调用`usleep(1)`,期望延迟1微秒,实际只有6.2微秒,误差达到约38%,表明在微秒级别,`usleep()`的精度显著下降。 这表明,`usleep()`函数在毫秒及以上级别的延迟较为准确,但在微秒级别则不够精确,可能无法满足某些高精度应用的需求。 针对这一问题,如果需要在Nios II系统中实现更精确的1微秒延时,可以考虑以下策略: 1. 使用硬件定时器:Nios II处理器通常具有硬件定时器,如timestamp timer,可以提供较高的计时精度。通过直接操作硬件定时器,设置适当的计数值并轮询或中断处理,可以实现更精确的延时。 2. 循环计数法:在软件层面,可以利用循环计数来增加延迟。例如,计算出1微秒对应的循环次数,并在循环体内执行无副作用的指令,直到达到所需循环数。这种方法的精度受到CPU时钟周期的影响,但可以相对提高微秒级延时的准确性。 3. 自定义延迟函数:编写一个自定义的延迟函数,根据Nios II处理器的时钟周期和实际运行速度进行调整,以实现更精确的微秒级延迟。 实验2.1中,作者尝试了另一种延时方法,结果未给出,但通常会涉及上述策略之一,以期在1us的延时需求下获得更好的效果。 Nios II系统的`usleep()`函数在毫秒级别以上延迟有较好的表现,但在微秒级别需采取其他方法来提升精度。通过理解硬件定时器的工作原理、优化循环计数以及编写自定义延迟函数,可以有效地解决微秒级延时的精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