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煤田下组煤带压开采安全判别与防水策略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12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1 收藏 200KB PDF 举报
"华北型煤田下组煤带压开采突水判别模型与防治水对策" 本文主要探讨了华北型煤田下组煤在带压开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水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传统的突水系数理论在实践中存在显著的局限性,不能完全保障带压开采的安全性。针对这一现状,作者马培智提出了7种带压开采的判别模型,这些模型基于显水带、导水带和阻水储备带在空间分布上的特征,旨在更准确地评估开采风险。 这7种判别模型是通过对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水文地质特征分析得出的,包括显水带与煤层的关系、导水带的穿透程度以及阻水储备带的作用等。这些模型为预测和预防底板突水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助于矿井在开采前制定合理的防治水策略。 在实际应用中,以邢台东庞矿9103工作面为例,通过采用原始导高分带特性、显水带的阻水作用以及与阻水储备段共同防御底板突水的理论,进行了采前综合勘探。研究结果显示,该工作面的情况符合其中两种判别模型,据此采取了相应的防治水措施,最终实现了安全试采,验证了提出的模型和对策的有效性。 关键词涉及的“华北煤田”是指中国北方的一个大型煤炭产区,具有特定的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下组煤”是指该区域煤田中的下一层煤层,通常较深,开采难度大,水患风险较高。“带压开采”是指在地下水压力高的条件下进行的开采活动,需要特别关注防排水问题。“判别模型”是本文的核心,是评估开采风险的关键工具。“有效保护层”可能是指通过开采某些煤层来减少对下方含水层的影响,从而起到防止突水的作用。 本文的研究对于改进华北型煤田的带压开采安全评价体系和制定科学的防治水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煤矿开采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通过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模型,可以降低矿井突水事故的风险,提高煤炭开采的安全性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