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逻辑构成、协议要素与分类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4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5 收藏 724KB PDF 举报
一、填空题知识点解析 1. 计算机网络由硬件设备(如计算机、路由器等)和软件系统(操作系统、协议栈等)组成。硬件设备提供了物理连接和数据传输的基础,而软件系统则定义了网络如何进行通信和数据交换的规则。 2. 通信协议的三要素包括:语法(规定数据的结构和格式)、语义(定义数据的意义和用途)和同步(确保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在同一时间同步进行)。这三者共同确保了网络中的数据能够被准确理解和处理。 3. 按照网络作用范围,计算机网络分为个人区域网(PAN,如蓝牙或Wi-Fi)、局域网(LAN,如办公室内的网络)、城域网(MAN,覆盖城市部分区域)和广域网(WAN,如互联网,全球范围内的连接)。 4. 在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中,传输的基本单位是帧,它工作在数据链路层;最高层是应用层,负责提供最终用户的应用服务。 二、单项选择题答案解析 1. (C)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服务,确保应用程序间的通信,而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主要处理网络层面的连接和路由问题。 2. (C)环形拓扑是一种网络结构,所有节点通过点对点的连接形成一个环,数据沿着环形路径传播。 3. (B)物理层的主要任务是透明地传输比特流,即在比特级别上实现设备之间的连接,不关心数据内容。 4. (B)TCP/IP体系结构中的应用层对应于OSI体系结构中的应用层,但不包括表示层。 5. (A)协议内部实现细节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中描述的内容,通常这些细节由底层协议提供,使用者不需要了解其具体实现方式。 三、综合题解析 1. 网络协议是一组定义网络中数据通信规则的规则集,由语法、语义和时序三个基本要素组成。语法规定了数据的格式,语义规定了数据的含义,时序则确定了数据传输的顺序。 2. OSI-RM模型结构图展示七层架构,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其中,物理层负责数据的传输,数据链路层处理帧的传输和错误检测,网络层负责路由和寻址,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会话层处理会话管理,表示层负责数据格式转换,应用层直接面向用户服务。 2. HDLC中的帧类型包括信息帧、监控帧和无编号帧,分别用于数据传输、差错检测和链路管理。 3. 根据给定的信息,计算码元速率(Bd)和信息速率(b/s)需要更多信息,这里省略了具体的换算步骤。 4. 常用的有线传输媒体包括双绞线(如以太网)和同轴电缆,光纤是另一种高速传输介质。 5. PCM的工作过程包括抽样(将模拟信号转换为离散数字信号)、量化(将连续值映射到离散值)和编码(使用二进制表示量化后的数字信号)。 6. 数据链路层连续ARQ协议中,发送方收到3号帧确认,意味着0、2、3号帧已正确接收,因此未确认的帧是1、4、5、6、7,共5个需要重发。 7. 如果采用3比特编号,最大接收窗口尺寸为2^3 - 1 = 7,因为窗口大小指的是发送方能等待确认的最大帧数。 8. 码长为15位的编码可能指代某种特定的编码方法,这里没有提供足够的上下文,无法直接给出具体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