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比特的组帧技术:理解比特插入法

需积分: 44 65 下载量 4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0 收藏 2.58MB PDF 举报
"面向比特的组帧技术是通信网络中数据传输的一种重要方式,常见于HTML与CSS等网络通信的基础知识。此技术通过特定的比特序列(Flag)标记帧的开始和结束,例如使用0160(1j表示连续j个1)。当信息比特流中出现与Flag相同的序列时,采用比特插入技术来避免混淆,即每连续5个1后插入一个0,以确保不会有超过5个1的连续串。接收端在接收到5个1后,遇到0则删除,遇到1则表示帧结束。此外,连续7个或以上1用于丢弃或中止帧,15个1则表示链路空闲。对于Flag的长度优化问题,若输入比特流是等概率的0和1,采用01j作为结束标志,需计算j的值以最大化效率或最小化插入比特的开销。在第i位插入0的情况及其概率取决于原始数据中的特定比特序列。" 面向比特的组帧技术是通信网络基础中的关键概念,它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正确分隔和识别。在面向比特的组帧中,Flag是一个特殊比特序列,用于标识帧的边界。当信息流中存在与Flag相同的序列时,为了避免误判,会采取比特插入策略。例如,如果设置Flag为0160,那么当连续出现5个1时,插入一个0,以防止连续的6个1出现。接收端根据这个规则解析数据,避免错误地将数据中的0160序列识别为帧边界。 在效率和开销的优化问题上,考虑输入比特流是独立且等概率的0和1,寻找最佳的Flag长度(01j)以减少插入的额外比特。要计算出最优的j值,需要分析在不同位置插入0的概率,这涉及到原始数据中特定比特模式出现的频率。例如,如果原始数据中有01j-1的序列,那么在下一个位置插入0的概率是2-j。类似地,对于更长的连续1序列,也会有相应的插入规则和概率。 本书《通信网络基础》深入探讨了通信网络的基本构成、协议体系以及相关的数学基础。它涵盖了链路层的组帧、差错检测、ARQ机制,网络层的路由算法,传输层的协议,以及流量和拥塞控制等重要主题。这本书适合高等教育的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学习,同时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生和工程师具有参考价值。书中不仅讲解了基本理论,还结合了作者的教学和科研经验,使得内容易于理解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