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存储转发与信息时代

需积分: 42 2 下载量 1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4 收藏 968KB PPT 举报
"存储转发原理在20世纪40年代的电报通信中就已经应用,通过报文交换实现通信,但因为时延长,现在已较少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包括了分组交换的产生,从最初的教育科研网络发展成全球第二大网络。因特网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深远,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 在计算机网络领域,存储转发原理是一种基本的通信机制,它涉及到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方式。在20世纪40年代,电报通信系统利用存储转发,即接收到完整报文后存储下来,再转发到目的地,这种机制允许在网络节点间灵活调度数据,但同时也带来了较大的延迟,可能从几分钟到几小时不等。随着技术的进步,报文交换逐渐被更高效的方式——分组交换所取代。 分组交换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特别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于美苏冷战时期对生存性强的网络需求,美国ARPA提出了这一理念。与电路交换不同,分组交换不预先分配固定的通信路径,而是将数据分割成小的数据包(分组),每个分组独立选择最佳路径传输,到达目的地后再重组。这种方式提高了网络的效率和容错性,即使某个节点或链路故障,其他分组仍能通过其他路径继续传输。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中,因特网扮演了关键角色,从最初的教育科研网络迅速扩展到全球性的商业网络,成为仅次于电话网的世界第二大网络。因特网的普及和应用,不仅改变了人们的通信方式,还极大地推动了信息时代的进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交。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包括带宽、时延和时延带宽积等,这些参数对于理解网络性能至关重要。带宽代表数据传输的速度,时延是数据从发送到接收所需的时间,而时延带宽积是两者的产品,影响数据传输的效率。此外,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分为多个层次,包括实体、协议、服务和服务访问点,这些概念构成了网络通信的基础框架。实体是网络中的参与者,协议是控制实体之间交互的规则,服务是实体提供的功能,而服务访问点是实体访问服务的接口。 在服务类型上,有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两种。面向连接服务(如TCP)在数据传输前需要建立连接,提供可靠的传输;而无连接服务(如UDP)则无需建立连接,数据直接发送,但可能不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OSI模型和TCP/IP模型是两种常见的网络体系结构,它们描述了不同层次的功能和交互。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技术进步极大地推动了信息时代的进程,而存储转发作为早期通信的基础,对现代网络的设计和理解仍然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