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原理第二章:数学模型与传递函数解析

需积分: 50 0 下载量 10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2 收藏 1.65MB PPT 举报
“教学重点与教学学时-自控原理 第二章ppt” 在“自控原理”的第二章中,主要探讨了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包括时域模型和复域模型。这一章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模型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认识到不同的变量选取会导致模型形式的变化,并掌握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 教学的重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复域模型——传递函数:传递函数是描述线性定常系统动态特性的重要工具,它是一个复变量s的真分式,反映了系统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关系。传递函数的零、极点分布对系统性能有直接影响,例如稳定性和响应速度。 2. 传递函数的零、极点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零点决定了系统的上升时间,而极点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极点位置靠近虚轴将导致快速响应,但可能增加振荡;零点靠近虚轴可以改善瞬态响应。 3. 三种数学模型的相互转换:包括微分方程、传递函数和状态空间模型之间的转换。这些转换在分析和设计控制系统时非常有用。 教学内容包括: 1. 时域模型:通过简单的电学和力学系统示例,解释如何建立数学模型,强调确定输入输出变量,列出动力学方程并消除中间变量的过程。 2. 微分方程求解:回顾如何利用拉普拉斯变换求解微分方程,这是从时域到复域转换的关键。 3. 非线性系统的线性化:讲解线性化的条件,如泰勒展开式,以将非线性系统近似为线性系统。 4. 复域模型:详细介绍传递函数的概念,通过例题复习拉普拉斯变换在求解系统动态特性中的应用。 5. 极点和零点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对比时域解,讨论传递函数的极点分布如何决定系统的响应特性。 6. 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学习常见元件(如积分器、微分器等)的传递函数,这对于理解和设计实际控制系统至关重要。 7. 信号流图和梅逊公式:学习如何使用信号流图表示系统的结构,并利用梅逊公式简化计算,以求得系统总传递函数。 8. 闭环系统和误差传递函数:理解闭环系统的动态行为以及误差传递函数在控制器设计中的作用。 此外,学生还需要自学数学模型的测定方法,并完成相应的课后作业,如复习课程内容、预习下一章节以及解决特定的例题和习题,以巩固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