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与GIS技术揭示广州土地利用变化

需积分: 15 0 下载量 8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7 1 收藏 333KB PDF 举报
"基于遥感与GIS技术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变化研究 (2008年),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张新长,熊湘琛,土地利用,遥感,GIS,动态变化,中国分类号:P20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29-6579(2008)03-0117-XX" 这篇论文深入探讨了如何运用遥感与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来研究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变化,以广州市为例。研究的核心在于通过数字正射影像提取土地利用变化信息,从而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宏观和微观变化进行分析。 首先,论文利用遥感技术对广州市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宏观描述,这涉及到对各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整体态势进行概览。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城市土地利用的总体趋势,例如哪些区域的土地利用发生显著变化,以及变化的速率和规模。 其次,作者采用了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模型,这是一种定量分析工具,用于分析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之间如何相互转化。这种模型可以帮助识别出哪些土地类型在增加,哪些在减少,例如耕地的快速减少和可调整地类的大幅增加。这种分析对于理解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需求和资源分配至关重要。 接着,论文构建了土地利用的空间位置转换和数量变化模型。这一模型允许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地理位置变化进行量化评估,揭示了土地利用模式的空间动态。这种定量评价提供了对城市扩展、城市结构优化以及可能的环境影响的深入见解。 最后,通过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研究者分析了广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程度。动态度模型能够量化土地利用的活跃度,揭示变化的速度和强度。这种分析有助于评估土地利用变化的紧迫性,以及对政策制定和规划的影响。 论文还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进行了评估,这包括城市化进程、经济发展、政策导向等因素。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可以为未来土地管理和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以实现可持续的城市发展。 这篇论文展示了遥感与GIS技术在土地利用研究中的强大应用潜力,为理解和应对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同时,它也为其他城市的土地利用研究提供了参考框架,强调了动态监测和分析在资源与环境管理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