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病毒历史进程:从引导型到互联网时代的演变

需积分: 9 0 下载量 8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4 收藏 445KB PPTX 举报
计算机病毒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环境的变化,病毒类型和传播方式也在不断演变。以下是病毒发展的几个关键阶段: 1. **DOS引导阶段(1987年)**: 这个时期的病毒主要以引导型为主,如“小球”和“石头”病毒,它们会感染计算机的引导扇区,导致系统启动时出现问题。 2. **DOS可执行阶段(1989年)**: 随着技术发展,病毒开始能够感染硬盘上的可执行文件,例如“石头2”,这标志着病毒攻击范围的扩大。 3. **伴随、批次型阶段(1990年)**: “金蝉”病毒的出现代表了伴随型病毒的兴起,这类病毒利用DOS加载文件的优先级来隐藏自己并传播。 4. **网络、蠕虫阶段(1995年)**: 随着网络的普及,病毒开始通过网络进行自我复制和传播,早期的网络病毒是对传统病毒的改进版本。 5. **视窗阶段(1996年)**: 随着Windows和Windows 95的流行,病毒开始针对Windows操作系统进行设计,比如DS.3873,这类病毒能够修改Windows程序的NE或PE文件。 6. **宏病毒阶段(1996年)**: WindowsWord的宏功能被滥用,出现了利用Word宏语言编写的病毒,如能轻易感染Word文档的病毒。 7. **互联网阶段(1997年)**: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病毒开始通过电子邮件和网络数据包进行传播,如邮件炸弹,威胁性增强。 8. **幽灵、多形阶段(1994年后)**: 幽灵病毒利用汇编语言的灵活性,每次感染都会生成不同代码,增加了查杀的难度。同时,“病毒制造机”VCL的出现使得病毒变种迅速增多,传统的特征匹配方法失效。 9. **生成器、变体机阶段**:在这一阶段,病毒的设计者开始使用复杂的指令生成机制,如变体机,使病毒的解码和查杀变得更加困难。 计算机病毒的发展是一个技术和策略不断迭代的过程,每个阶段都伴随着新的挑战和应对策略的诞生。随着技术的进步,未来的病毒防范需要更加智能和动态的防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