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病毒的历史、特性和防治

0 下载量 6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6-29 收藏 257KB PPTX 举报
"该资源是关于计算机病毒及防治的PPT,主要涵盖了计算机病毒的概述、工作机理、实例、检测和清除方法等内容。" 在计算机科学领域,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恶意软件,它能够自我复制并附着在其他程序上,破坏计算机的功能或数据,影响系统的正常使用。"计算机病毒"这一术语最早由F.Cohen博士提出,国内外对于它的定义基本一致,即一组能够自我复制,并对计算机系统造成破坏的指令或程序代码。 计算机病毒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包括萌芽阶段、DOS平台阶段、Windows平台阶段以及互联网阶段。最早的病毒出现在1986年,名为巴基斯坦病毒或Brain病毒,主要通过软盘传播。随着技术的发展,病毒传播速度加快,如1999年的CIH病毒,以及通过电子邮件快速传播的红色代码、尼姆达和冲击波等。 计算机病毒的特性包括传染性、非授权性、隐蔽性、潜伏性、破坏性和不可预见性。传染性意味着病毒能从一个系统传播到另一个系统;非授权性表示病毒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运行;隐蔽性使得病毒难以被识别;潜伏性让病毒能在一段时间内不被发现;破坏性则表现在病毒对系统或数据的损害;而不可预见性则是因为每种病毒的代码和行为都可能不同。 病毒按照其寄生方式、传染方法和破坏能力可以分为不同类型。文献型病毒主要感染可执行文件,引导型病毒则影响系统启动过程,混合型病毒结合两者特性。驻留型病毒常驻内存,非驻留型病毒则只在执行时存在。无害性和无危害性病毒的区别在于对系统的影响程度,前者仅占用磁盘空间,后者可能会影响系统性能,但通常不会导致严重损害。 防治计算机病毒的方法包括使用反病毒软件进行定期扫描,保持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更新以修复可能的安全漏洞,谨慎打开未知邮件附件,不随意下载不明来源的文件,以及培养良好的网络安全习惯。此外,及时备份重要数据也是防止病毒攻击导致数据丢失的重要措施。 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病毒的相关知识,对于保护个人和组织的信息安全至关重要。通过学习这些内容,用户可以更好地防范和应对潜在的病毒威胁,确保计算机系统的稳定和数据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