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数据模型基础:E.F.Codd的理论与数据库系统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13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3 收藏 844KB PPT 举报
本文档是关于数据库系统概论中关系的基本概念的讲解,涉及关系理论的数学基础,E.F.Codd的关系数据模型及其对SQL的贡献,以及早期和现代的数据库系统代表。此外,还详细介绍了关系数据库的基础,包括域、笛卡尔积、元组、分量和关系的定义。 在数据库理论中,关系理论建立在集合代数之上,具有严谨的数学根基。E.F.Codd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提出了关系数据模型,这一贡献使他荣获1981年的ACM图灵奖。1972年,Codd进一步提出了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的概念,定义了如并、交、投影、选择和连接等基本操作,这些操作成为了结构化查询语言(SQL)的核心,对现代数据库系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早期的代表数据库系统有IBM研发的System R和加州Berkeley分校开发的INGRES。随着时间的发展,目前主流的商业数据库系统包括Oracle、Informix、Sybase、SQL Server、DB2,以及更偏向于个人用户和小型应用的Access、Foxpro和Foxbase。 关系数据库的基础概念中,域指的是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例如整数集合、字符串集合等。笛卡尔积是多个域的组合,每个元素是一个包含所有域值的元组,元组的每个值称为分量。例如,教师集合、学生集合和课程集合的笛卡尔积会形成所有可能的(教师,学生,课程)组合,可以表示为二维表格形式。 关系是在这些域的笛卡尔积中的有意义子集,用R(D1,D2,...,Dn)表示,其中R是关系名,n是关系的度或目。关系也可以直观地表示为二维表格,例如关系TEACH,它记录了教师(T)、学生(S)和课程(C)之间的教学关系。 关系数据库中的每个元素称为元组,它们是由属性组成的,属性对应于域中的值。在上述例子中,TEACH关系的属性有T(教师)、S(学生)和C(课程)。这些概念构成了关系数据库理论的基础,使得我们能够有效地存储、管理和检索大量结构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