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486指令系统:基址加变址寻址解析

需积分: 10 9 下载量 13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1 收藏 1.82MB PPT 举报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址加变址寻址方式在微型计算机原理中的应用,特别是在80486指令系统中的实现。这种寻址方式是基址寻址和变址寻址的组合,用于提高地址计算的灵活性,通常用于处理数组和其他需要动态地址计算的情况。文中还提到了汇编语言的基础知识,包括指令的构成、汇编语言的符号指令以及目标程序的生成过程。" 正文: 基址加变址寻址是微处理器中的一种地址计算方式,广泛应用于80486及后续的处理器中。这种寻址方式结合了基址寻址和变址寻址的优点,使得程序能够根据当前的状态动态地计算存储器的访问地址。在80486指令系统中,基址加变址寻址分为两种形式:有比例因子和无比例因子。 1. 有比例因子的基址加变址寻址: 在这种模式下,有效地址由段寄存器、基址寄存器、比例因子乘以变址寄存器和位移量共同决定。比例因子通常是2的幂,允许对变址进行快速的倍增或除以2的幂。地址表达式可以简化为:[基址寄存器 + 比例因子*变址寄存器 + 位移量]。这种寻址方式常用于处理数组,其中基址寄存器通常指向数组的起始位置,变址寄存器用于跟踪元素的索引,比例因子可以用来快速移动到数组的下一个元素。 2. 无比例因子的基址加变址寻址: 这种情况下,有效地址省略了比例因子,地址表达式简化为:[基址寄存器 + 变址寄存器 + 位移量]。虽然灵活性略低于有比例因子的方式,但在某些场景下,如简单的线性扫描,它仍然十分实用。 在80486处理器中,基址寄存器和变址寄存器必须具有相同的宽度,即16位或32位,混合使用会导致非法指令。同时,如果默认的段寄存器不一致,虽然组合是合法的,但可能导致错误,因此程序员在编写程序时需要注意。 汇编语言是人与计算机之间的桥梁,它使用助记符来表示机器指令,使得程序设计更为直观和易于理解。汇编语言指令由操作码和操作数组成,例如MOV(传送)、ADD(加法)、SUB(减法)等。指令的书写格式遵循一定的规则,如操作码在前,操作数在后,多字节操作数按低字节在前、高字节在后的顺序存放。 80486指令系统中的指令长度可以是1到16字节,其中指令地址是指令的第一个字节所在的内存地址。汇编源程序经过编辑、编译和链接步骤,最终生成可执行的机器指令程序。符号指令通过汇编程序转换成机器指令,以便于CPU执行。 汇编语言的符号指令书写格式包括标号、操作码助记符、操作数和注释。标号可以作为程序的逻辑地址,便于跳转和控制流程,而注释用于提供程序的解释和说明。在编写汇编程序时,应注意避免使用"系统保留字"作为标号,以防止冲突。 总结来说,基址加变址寻址方式是微处理器中一种灵活的地址计算机制,它结合了基址和变址的概念,适用于动态地址计算的需求。汇编语言则是程序员与硬件之间交流的语言,通过符号指令和明确的格式,简化了与机器指令的交互。了解这些基础知识对于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的运作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