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红外光谱煤炭灰分预测:样本优化与模型提升
16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2
收藏 202K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煤炭灰分预测模型中的应用,提出了针对煤炭样本的优化方法,包括使用主成分分析去除异常样本、集成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与模糊C均值聚类的双层聚类策略以及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子模型构建。这种方法能提高预测精度和运算效率,为煤质分析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在煤炭质量分析领域,近红外光谱技术因其快速无损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但其预测模型的建立过程中会遇到样本数据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首先采用了主成分分析(PCA)方法。PCA是一种统计学方法,能够通过线性变换将原始数据转换成一组各维度线性无关的表示,有效去除噪声和冗余信息,同时能识别并剔除异常样本,保留煤炭光谱的特征信息,这对于构建准确的预测模型至关重要。
接着,文章提出了一种双层聚类方法,结合自组织映射(SOM)神经网络和模糊C均值聚类(FCM)算法。SOM能自适应地组织样本空间,形成低维的拓扑结构,帮助识别样本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FCM则通过模糊逻辑处理样本归属的不确定性,更准确地划分样本群。双层聚类将样本集划分为5个子集,可以减少样本之间的异质性,进一步剔除可能存在的争议点,提升模型的稳定性和预测准确性。
最后,作者构建了基于遗传算法(GA)优化的BP神经网络子模型。遗传算法是一种全局优化方法,能在大量的可能解中搜索最优解,用以优化BP神经网络的权重和阈值,提高学习效率,减少过拟合现象。每个子模型对各自子集的测试集进行分析,这种独立处理的方式使得模型对特定类型煤炭灰分的预测能力增强。
实验结果证明,这种优化方法能有效排除异常和可疑样本,压缩样本数据,显著提高子模型的学习精度和运算速度。这不仅对于近红外光谱在煤炭灰分预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煤质分析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和实用工具。通过这样的优化,可以预见未来在煤炭行业,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将更加精准、高效地服务于煤炭品质的评估和管理。
2021-08-31 上传
2021-09-11 上传
2021-02-13 上传
2020-05-22 上传
2022-11-28 上传
2021-02-11 上传
2023-10-30 上传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weixin_38738511
- 粉丝: 3
- 资源: 898
最新资源
- Aspose资源包:转PDF无水印学习工具
- Go语言控制台输入输出操作教程
- 红外遥控报警器原理及应用详解下载
- 控制卷筒纸侧面位置的先进装置技术解析
- 易语言加解密例程源码详解与实践
- SpringMVC客户管理系统:Hibernate与Bootstrap集成实践
- 深入理解JavaScript Set与WeakSet的使用
- 深入解析接收存储及发送装置的广播技术方法
- zyString模块1.0源码公开-易语言编程利器
- Android记分板UI设计:SimpleScoreboard的简洁与高效
- 量子网格列设置存储组件:开源解决方案
- 全面技术源码合集:CcVita Php Check v1.1
- 中军创易语言抢购软件:付款功能解析
- Python手动实现图像滤波教程
- MATLAB源代码实现基于DFT的量子传输分析
- 开源程序Hukoch.exe:简化食谱管理与导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