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信息系统等级保护测评实施详解

需积分: 5 2 下载量 10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6-27 收藏 794KB PDF 举报
"本文档详细介绍了等级保护测评的实施方案,主要针对三级信息系统,涵盖了测评流程、力度、对象和依据等方面。" 在等级保护测评中,三级系统是指具有较高安全保护需求的信息系统。按照《GBT28448-2012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和《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过程指南》(GBT 28449-2012),测评工作主要包括四个活动阶段:测评准备、方案编制、现场测评和结果分析与报告编制。 测评流程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步骤: 1. 测评准备:确定测评目标、组建测评团队、收集相关信息和资料,与被测评单位沟通协调。 2. 方案编制:根据信息系统的具体情况制定测评方案,明确测评内容、方法和力度。 3. 现场测评:通过访谈、检查和测试等手段对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评,包括对制度文档、设备、安全配置和人员的审查。 4. 结果分析与报告编制:分析测评发现的风险,提出整改建议,并编写测评报告。 测评力度在二级和三级系统间有所不同,三级系统在访谈、检查和测试的广度和深度上要求更全面。例如,访谈需涵盖更多种类和数量的对象,检查需更深入地覆盖各类设备,测试则需要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渗透测试,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测评对象包括整体对象(如机房、网络环境)和具体对象(如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库和应用系统)。在云环境下,测评对象可能限于主机、应用系统和安全管理制度。选择测评对象时,遵循完整性、重要性、安全性、共享性和代表性原则,确保涵盖关键设备、措施和各种类型的系统。 测评依据是相关的需求、设计、标准和规范,包括但不限于GB/T 22239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8448的测评要求和GB/T 28449的测评过程指南等,这些标准提供了测评的指标和指导。 整个测评过程旨在识别信息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评估其安全保护水平,为整改提供依据,从而提升信息系统整体的安全防护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确保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保护组织免受潜在威胁和攻击,符合国家的等级保护政策和法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