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图像解译:从概念到实践

需积分: 50 59 下载量 5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6 1 收藏 9.25MB PPT 举报
"遥感图像的目视解译是利用遥感图像上的影像特征,结合专业知识、地理区域知识和遥感系统知识,通过推理和判断识别地物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技术。它涉及地物的光谱特征、空间位置和时间动态信息。解译过程需要理解图像并非直接呈现信息,而是通过色调、结构等复杂形式表达。遥感图像解译与日常观察有别,如‘顶视-鸟瞰’视角、使用非可见光波段以及不同的比例和分辨率。解译者需要掌握地物成因、空间分布规律、时相变化以及遥感器特性等知识,并能适应不同区域的特征。对于初学者,对照地形图、实地观察和熟悉地物至关重要。" 遥感图像的目视解译是一项基于遥感图像的分析工作,其核心在于从图像中提取地物的光谱、空间和时间信息。地物的光谱特征是由其本身的物理属性决定的,例如不同种类的植被、水体、岩石在不同电磁波段下的反射率不同,这些差异在遥感图像上表现为不同的色调和纹理。空间位置特征则涉及到地物的分布和排列,这在解译中可以帮助识别地物之间的关系和形态。时间动态信息则反映了地物随季节或生长周期的变化,对于监测土地利用变化、灾害评估等具有重要意义。 解译者需要具备的专业知识包括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例如在地质勘探中,需要理解地质构造、地层、蚀变带等知识,以及植物分布、土壤类型等与之相关的环境因素。地理区域知识则涉及对特定地区的了解,如气候、地形地貌、人文景观等,这些都能帮助识别和理解图像中的地物。遥感系统知识则涵盖了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成像模式、波段配置和空间分辨率等,这些决定了遥感图像的质量和信息含量。 遥感图像与常规观察的主要区别在于观察角度、波段选择和比例尺。遥感图像通常以俯视角度呈现,提供大面积的覆盖视野;而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是透视视角,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会因距离改变。此外,遥感图像可能使用红外、雷达等非可见光波段,使地物在图像上的表现与肉眼所见大不相同。比例和分辨率的差异意味着遥感图像可能放大或压缩了地物的细节,需要解译者适应这种视觉转换。 对于初学者,学习遥感图像解译需要经历一个熟悉过程,这包括对照地图理解地物的地理位置,实地考察以增强对地物特征的直观认识,以及通过大量图像训练提高识别能力。同时,使用各种辅助工具和方法,如专题图、统计分析和图像增强技术,可以帮助提高解译的准确性和效率。遥感图像的目视解译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需要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和技术技能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