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极管放大电路解析:共射、共基、共集配置

需积分: 10 0 下载量 4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2 收藏 616KB PPT 举报
"这篇资料是南昌航空大学模拟电路复习的内容,涵盖了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基础知识,特别是三极管的基本放大电路,包括共射、共基、共集三种组态的特性分析和计算。" 在模拟电路中,二极管和三极管是基础且重要的元件。二极管主要由PN结构成,有PNP和NPN两种类型,其工作原理基于载流子的导电。二极管的主要特性是单向导电性,即在正向偏置时导通,反向偏置时截止。稳压二极管则可以用来稳定电路的电压。 三极管,尤其是双极型半导体三极管(BJT),是放大电路的核心。它的结构包括发射区、基区和集电区,以及两个PN结。三极管的工作区分为截止区、饱和区和放大区。放大区的条件是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此时基极电流(IB)可以控制集电极电流(IC),实现电流放大。电流关系通常表示为IC = βIB + ICEO,其中β是电流增益。 三极管的三种基本放大组态包括: 1. 共射放大电路(C-E配置):输入信号加在基极,输出从集电极取出,这种配置同时放大电压和电流。 2. 共基放大电路(B-E配置):输入信号加在发射极,输出从集电极取出,它主要放大电压,但电流放大倍数较低。 3. 共集放大电路(C-B配置或射极跟随器):输入信号加在基极,输出从发射极取出,它具有高输入阻抗(Ri)和低输出阻抗(Ro),主要作为电流缓冲器,放大电流而不放大电压。 在实际应用中,静态工作点的计算对确保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至关重要。这涉及到计算基极偏置电阻和集电极负载电阻等,以确定基极电流和集电极电流。微变等效电路的概念用于分析三极管放大电路的动态行为,通过它我们可以计算放大电路的关键参数,如电压增益(Au)、输入电阻(Ri)和输出电阻(Ro)。 资料中的重点是共射放大电路,它是最常见的放大电路形式,广泛应用于各级放大器设计。分压偏置共射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的实现方式,它通过基极偏置电阻网络来设置工作点。此外,共集放大电路(射极跟随器)因其独特的电气特性,常被用作输入级或隔离级,以提供高输入阻抗和低输出阻抗。 这份复习资料全面介绍了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以及在放大电路中的应用,对于理解模拟电路的基础知识是非常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