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模式与物种形成:胎生驱动的冲突假说

需积分: 9 0 下载量 4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7 收藏 176KB PDF 举报
"Reproductive mode and speciation: the viviparity-driven conflict hypothesis" 这篇学术论文由David W. Zeh和Jeanne A. Zeh撰写,探讨了繁殖方式与物种形成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胎生驱动冲突假说”(viviparity-driven conflict hypothesis)。在鸟类和青蛙中,物种对之间能够保持数十百万年的能力生产出可生存的杂交种,这比哺乳动物的时间长了一个数量级。作者提出,繁殖方式是物种形成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但以前被忽视的因素。 胎生(viviparity)即胚胎在母体内发育直至出生,这一过程创造了一个在卵生物种中不存在的后受精遗传冲突领域。在胎生动物中,冲突可能发生在以下几个方面:母亲与胚胎之间、子宫内兄弟姐妹胚胎之间,以及单个胚胎内的母体和父体基因组之间。这种内在和互间的基因冲突导致持续的对抗性协同进化,从而加速了种群间的后合子隔离(post-zygotic isolation)。 此外,胎生驱动的冲突还有助于推动多配偶制(polyandry),因为这可以产生种群内的遗传不相容性。这种不相容性限制了前交配分歧(precopulatory divergence)的可能性。相反,哺乳动物的多样化特征是通过快速进化不相容性来实现的,这可能是它们相对于鸟类和两栖动物更快地形成生殖隔离的原因。 论文进一步讨论了这些机制如何在物种形成的不同阶段发挥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物种的长期稳定性。胎生驱动的冲突假说为理解生物多样性特别是哺乳动物的快速演化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并可能解释为什么不同动物类群在物种隔离速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这个理论强调了繁殖方式在生态和演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不仅影响到物种间的隔离,还可能塑造物种的遗传结构和行为特征。这一发现对于生物学、进化生物学以及物种保护等领域具有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