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Heroku的12要素:构建云原生应用的指南

需积分: 10 4 下载量 12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0 收藏 27KB DOCX 举报
"12因素应用开发原则" 12要素应用,又称为12因素原则,是由Heroku在2012年提出的,旨在指导开发者如何构建具有高度可靠性和可扩展性的云原生应用。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某些具体细节可能已不再完全适用,但这些原则仍然是目前最全面的云应用开发指导方针。 **原则1:一份基准代码,多份部署** - **子原则1**:使用版本控制系统(如Git或SVN)管理代码。 - **子原则2**:每个应用对应一个代码库,避免一个代码库对应多个应用。 - **子原则3**:禁止多个应用共享同一个代码库,若需共享,应发布为库并通过依赖管理加载。 - **子原则4**:多份部署可使用不同版本的同一代码库,但不可使用不同代码库。 违反这些子原则可能导致代码管理和编译复杂性增加,以及难以维护和清晰界定的系统边界。 **原则2:显式声明依赖关系** 应用的依赖应明确列出,通常通过配置管理工具(如pip, npm, 或者Gemfile)来指定。这有助于确保在不同环境中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同时便于版本控制和隔离。 **原则3:配置与代码分离** 配置不应存在于代码中,而应存储在环境变量中。这样可以确保配置的保密性,同时使部署到不同环境(如开发、测试、生产)更为灵活。 **原则4:后台服务作为附加资源** 应用应视数据库、缓存等后台服务为附加资源,通过连接字符串或环境变量动态获取,实现服务的解耦和弹性扩展。 **原则5:构建、发布、运行的明确区分** 构建过程产生可发布的制品,发布操作将制品部署到运行环境中,运行时仅执行应用逻辑,不涉及构建或发布过程。 **原则6:进程模型** 应用以无状态、可替换的进程运行。这意味着进程应当快速响应,一旦崩溃,新的进程能够立即接管。 **原则7:端点服务一致** 应用应提供一致的HTTP API接口,以支持离线部署和持续集成/持续交付(CI/CD)流程。 **原则8:日志作为事件流** 日志应视为一种事件流,通过标准输出(stdout, stderr)处理,便于收集和分析。 **原则9:配置管理** 配置应动态加载,不随应用代码一起打包,以便于更新和隔离。 **原则10:开发环境与生产环境一致性** 开发环境应尽可能模拟生产环境,减少“它在开发环境中工作,但在生产中不行”的情况。 **原则11:版本化** 通过版本控制策略(如SemVer)对应用版本进行管理,确保用户了解每次更新的影响。 **原则12:可自助服务的启动和扩展** 应用应能自动启动和扩展,以充分利用云平台的弹性能力。 这12个原则提供了一套全面的框架,帮助开发者构建现代化、云原生的应用。它们强调了代码管理、依赖处理、环境隔离、服务解耦等关键概念,是现代软件开发的最佳实践。在遵循这些原则的同时,也需要根据具体项目和环境灵活调整,避免过分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