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链路层详解:CSMA/CD工作流程与帧同步技术

需积分: 10 7 下载量 13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1 收藏 1.5MB PPT 举报
"该资源是2011年计算机网络考研辅导讲座的第三讲,主要讲解数据链路层,特别是CSMA/CD的工作流程。内容包括数据链路层的功能、组帧方法、差错控制等知识点,适用于考研复习和对计算机网络感兴趣的读者。" 在计算机网络中,数据链路层是七层OSI模型的第二层,它的主要任务是将网络层的数据报组装成帧,并在两个相邻节点间的链路上进行无错传输。这一层不仅负责数据的封装和解封装,还承担着差错控制、流量控制以及链路管理等功能。 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是局域网中广泛采用的一种介质访问控制协议,特别是在早期的以太网中。在CSMA/CD的工作流程中,节点在发送数据前先进行介质忙检测,即载波监听。如果介质空闲,节点立即发送数据。若在数据发送期间检测到冲突,即两个或更多节点同时发送数据导致碰撞,CSMA/CD会启动冲突处理机制。 冲突处理的核心是冲突窗口内的检测。当发送节点在发送数据时,如果在某个时间点检测到信号反射,表明发生了冲突。此时,节点会停止发送并发送一个Jam信号,通知所有节点冲突已经发生。接着,它会进入一个二进制指数退避阶段,等待一个随机时间间隔后再尝试重新发送。这个随机时间间隔是基于二进制指数算法计算得出的,目的是减少再次冲突的可能性。如果经过多次尝试仍然发送失败,冲突次数N会递增,退避时间也会随之增加,以实现更长的延迟,降低再次冲突的概率。 在数据链路层的组帧过程中,有多种方法用于确定帧的边界和实现透明传输。例如: 1. 字节计数法:帧开始和结束标志清晰,接收端通过帧长计数器识别帧的边界。 2. 字符填充的首尾定界符法:利用特定字符序列标记帧的开始和结束,如BSC协议中的DLESTX和ETX。 3. 比特填充的首尾标志法:如HDLC协议,使用特定比特组合如01111110作为帧的边界,并通过插入或删除0来实现透明传输。 4. 编码违例法:利用违反编码规则的策略标志帧边界,例如在差分Manchester编码中,连续的11111110序列可以作为帧边界。 差错控制是数据链路层的另一个关键功能,主要分为检错码和纠错码。检错码如奇偶校验码和校验和码能检测数据错误但无法定位或纠正;而纠错码如CRC码则能够检测并纠正一定数量的错误。这些机制确保了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可靠性。 本资源主要覆盖了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CSMA/CD的工作流程以及帧同步和差错控制的方法,对于准备计算机网络考研或对此领域感兴趣的人来说,提供了深入学习和理解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