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实验2:进程控制与通信管理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3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02 收藏 398KB DOCX 举报
"该文档是计算机科学学院操作系统课程的一个实验报告,主要涵盖了进程控制与通信管理的相关内容。实验包括了对Linux系统常用进程管理命令的使用、进程的创建与管理的系统调用、进程同步与互斥控制以及简单的进程通信方式如管道、消息缓冲和邮件槽的实践操作。学生通过实验学习如何在操作系统层面进行进程管理和通信,同时涉及到经典同步问题的模拟,如读者写者问题、一家人吃苹果桔子问题和哲学家吃饭问题。" 操作系统实验的第二部分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Linux进程管理命令**:在操作系统观察级,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Linux进程管理命令,例如`ps`用于查看当前系统中的进程状态,`top`用于实时监控系统的进程和资源使用情况,`kill`和`killall`用于发送信号结束或管理进程,`nice`和`renice`调整进程的优先级,以及`nohup`使得进程在用户退出后仍然可以继续运行。 2. **进程创建与管理的系统调用**:在系统编程级,学生需要深入理解并实践`fork()`,`exec()`和`wait()`等系统调用。`fork()`用于创建子进程,`exec()`用于替换进程的执行映像,加载新的程序,而`wait()`则用于父进程等待子进程的结束,以便获取其返回值或资源回收。 3. **进程同步与互斥控制**:这部分涉及经典的多线程同步问题,如读者写者问题,其中多个读者可以同时访问资源,但写者必须独占。一家人吃苹果桔子问题模拟了多个进程共享有限资源的场景,而哲学家吃饭问题则展示了死锁的可能性,需要使用信号量或条件变量等机制来避免。 4. **简单进程通信**:学生会接触到几种不同的进程间通信(IPC)机制,如管道(pipe)、消息缓冲(message queue)和邮件槽(socket)。管道适用于父子进程间通信,消息缓冲允许进程间传递结构化数据,邮件槽则提供更灵活的网络通信能力。 这个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习者理解操作系统的内核机制,熟悉进程的生命周期管理,以及如何解决并发环境下可能出现的同步和互斥问题。通过这些实践,学生将能够更好地应用操作系统理论到实际编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