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冲突的哈希表查找方法:开放地址法、链地址法与再哈希法

需积分: 16 0 下载量 18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4 收藏 1.94MB PPT 举报
本篇文章主要探讨了冲突处理方法在IT领域中的应用,特别是针对数据结构课程中的查找算法。章节标题"冲突处理方法-排序new"聚焦于几种常见的解决哈希冲突的方法,包括开放定址法(Open Addressing)、链地址法(Chaining, 或拉链法)以及再哈希法(Double Hashing)。这些方法用于构建哈希表,一种高效的数据结构,其中数据根据关键字通过哈希函数映射到存储位置。 开放定址法涉及到当哈希地址被占用时,通过一系列规则(如线性探测或二次探测)找到下一个可用的位置。链地址法则是在每个哈希地址处维护一个链表,冲突的数据元素存储在同一链表的不同位置。再哈希法则使用两个不同的哈希函数来定位,减少冲突的可能性。 文章提到的哈希表是动态查找表的一种,它具有快速查找、插入和删除数据的能力。查找过程涉及查找特定元素(如给定学号或姓名)是否存在于哈希表中,以及查询其相关属性。在查找过程中,如果找到目标元素,称为查找成功,通常返回记录位置;否则,表示查找不成功,可能输出失败标志或指示未找到的位置。 查找表根据操作类型分为静态查找和动态查找。静态查找仅限于查找,不修改数据;而动态查找允许插入和删除,可能会改变集合内的数据元素。关键字在这里扮演了关键角色,它可以唯一标识一个记录,如学号,也可作为多个属性的索引。 此外,文章还概述了查找表的常用操作,包括查询元素的存在、查询元素属性、插入新元素和删除已存在的元素。查找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数据的排列方式,这影响了算法的性能和复杂度。 在实际应用中,比如在操作系统课程中,学生可能会学习如何有效地处理这些冲突,以优化哈希表的性能,确保快速且准确的数据访问。查找过程示例,如在学生名单中查找特定人员,通过哈希函数找到他们的记录,是理解这些方法的关键实践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