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SOCKET编程:shutdown函数详解

需积分: 35 3 下载量 5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0 收藏 289KB PPT 举报
本文将深入探讨`shutdown()`函数在SOCKET编程中的应用,以及SOCKET编程的基本原理。`shutdown()`函数是用于控制套接字(socket)通信的一个关键工具,允许程序员关闭套接字的读、写或者两者。理解这个函数对于开发可靠的网络应用程序至关重要。 在`shutdown()`函数中,`s`参数是一个套接字描述符,标识了我们要操作的套接字。`how`参数则是控制关闭行为的关键,它可以取以下三个值: 1. `SD_RECEIVE` (0):关闭读通道。这意味着进程不能再调用接收函数从套接字读取数据。任何到达的数据都会被丢弃,TCP协议层也会忽略新数据。但此操作不影响发送,进程仍可发送数据。 2. `SD_SEND` (1):关闭写通道。这会阻止进一步的发送操作,但允许继续接收数据。当套接字发送缓冲区中的所有数据被发送并得到确认后,会发送一个FIN包来关闭连接。 3. `SD_BOTH` (2):同时关闭读写通道,等同于执行上述两个操作的组合。 SOCKET编程基础包括对WindowsSocket和LinuxSocket的理解。WindowsSocket(Winsock)是微软为Windows环境制定的一套网络编程规范,它基于BSD Socket API,已成为Windows下的事实标准。而LinuxSocket则基本等同于BSD Socket,其头文件主要包括`sys/types.h`和`sys/socket.h`。 在TCP/IP网络编程中,有两类主要的套接字类型: 1. 流式套接字(SOCK_STREAM):提供面向连接、可靠的传输服务,确保数据无差错、无重复,按顺序接收。这种类型的套接字通常用于TCP协议,具备流量控制功能,防止快速发送的数据淹没慢速接收方。 2. 数据报套接字(SOCK_DGRAM):提供无连接服务,数据以独立的数据包发送,不保证无差错,可能会丢失、重复,顺序发送但接收时可能乱序。这类套接字常用于UDP协议,强调速度而非可靠性。 TCP/IP网络程序通常遵循客户端/服务器(C/S)模型,无论是面向连接的TCP还是无连接的UDP。对于TCP,典型的C/S程序工作流程包括连接建立、数据交换和连接关闭;而对于UDP,程序通常涉及数据的简单发送和接收,无需建立和维护连接。 在实际的编程中,理解阻塞和非阻塞模式也非常重要。阻塞模式下,如果操作未完成,函数调用会暂停,直到操作完成;非阻塞模式下,如果操作不能立即完成,函数会立即返回,让程序可以继续执行其他任务。 `shutdown()`函数是SOCKET编程中控制通信流的重要手段,而SOCKET编程则涉及各种操作系统下的接口、套接字类型以及网络通信模式。熟练掌握这些概念和函数,能帮助开发者构建高效、可靠的网络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