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PIC、AVR、16/32位单片机对比详解:特点与差异

1 下载量 6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1 收藏 170KB PDF 举报
51、PIC、AVR、16、32-BIT系列单片机是电子设计中常见的微控制器平台,它们各自拥有独特的特点和应用场景。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单片机的区别和优势。 首先,8031/8051/8751是由Intel公司推出的早期经典型号。8031作为一款基础型号,内部没有集成程序存储器,需要外部连接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如2764系列。修改程序时,需要通过紫外线照射擦除后才能重新编程,这限制了程序的保密性。8051相比8031有所改进,内置4k ROM,减少了对外部存储器的需求,提升了“单片”概念的实用性。然而,程序不能自行烧录,只能由厂家代烧写且不可更改。 8751与8051类似,但它具备4k的EPROM,用户可以现场编程,同样需要紫外线擦除。8051系列的这些早期产品奠定了工业标准,随后许多厂商推出了兼容这些内核的单片机,统称为“51系列”。 在51系列中,ATMEL公司的AT89C51和AT89S51尤其受到欢迎。它们与8051指令和管脚兼容,但使用了先进的Flash工艺的4K程序存储器,允许用户方便地电擦除和改写,极大地降低了开发成本和时间。此外,这些单片机还支持加密功能,保护知识产权。价格上,AT89C51和AT89S51通常比8031更经济实惠,市场供应充足。 AT89S51/52是ATMEL在2003年推出的新品,继承了8051的兼容性,还增加了ISP编程(在线编程)和看门狗功能,进一步提高了单片机的性能和开发灵活性。针对这些新型号,专门设计的编程器可以满足更高层次的学习和实验需求。 总结来说,51、PIC、AVR、16、32-BIT系列单片机在不同维度上展现了各自的特色,从内存结构、编程便利性、价格和功能扩展性等方面各有优劣。选择哪种单片机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场景、技术需求以及开发团队的技术背景和成本考虑。学习其中一种,有助于理解和运用其他同类单片机,从而提高整体的电子设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