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震监测技术在近距离煤层群开采的应用研究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1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1 收藏 282KB PDF 举报
"微震监测技术在近距离煤层群中的应用" 本文主要探讨了微震监测技术在近距离煤层群上行开采条件下的应用,特别是在处理上部煤层开切眼外错回采时覆岩破坏规律的问题。微震监测是一种高精度的技术,能够实时监测并分析地壳微小震动,从而获取地下结构的稳定性信息。在龟兹煤矿A6-103工作面的研究案例中,该技术被用来研究工作面通过下部煤层采空区开切眼时的覆岩破裂和运移规律。 根据监测结果,井下发生的微震事件可以分为5种不同的波形类别,这反映了地层破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当工作面经过下层采空区开切眼时,微震事件的能量和频次经历了"正常—加速破裂—破裂减少"的三个阶段,这揭示了覆岩破坏的过程和动态变化。通过对这些微震事件的空间定位分析,研究人员发现裂隙带的发育高度是开采高度的14倍,这在实际采矿作业中具有重要的安全警示意义。 微震监测技术的应用对于预测和防止矿井灾害,如岩爆、顶板塌陷等,提供了有效的预警指标。通过这种技术,可以提前识别潜在的危险区域,以便采取预防措施,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此外,结合理论分析方法,可以深入理解地质构造的变化,优化开采设计,提高煤炭资源的开采效率。 关键词中的"波形分析"指的是通过对微震事件的波形特征进行解析,以了解地层破裂的性质和程度;"预警指标"则指微震活动的强度和频率变化可以作为矿井安全状况的预兆;"上行开采"是指从上至下的开采顺序,这在近距离煤层群中可能导致复杂的覆岩运动;"开切眼"是巷道掘进的一种方式,对于控制开采过程中的岩层移动至关重要。 微震监测技术在煤炭开采领域的应用,尤其是在近距离煤层群的复杂环境下,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通过持续监测和分析,不仅可以评估现有开采活动的影响,也能为未来的开采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确保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