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系统架构演进:从统一支付Portal到海量服务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下载需积分: 10 | PPT格式 | 1.57MB | 更新于2024-08-18 | 80 浏览量 | 73 下载量 举报
收藏
"本文主要探讨了统一支付Portal在自营渠道中的支付系统架构演进和海量服务的实现策略,由曾在华为和腾讯任职的资深技术专家刘昌钰分享。文中介绍了支付系统在业务支撑系统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架构的逐步演进过程,包括统一支付Portal的建立,对支付流程的优化,以及对安全性需求的统一处理。此外,还讨论了Q点二期项目的发展和差距分析。" 支付系统架构演进是现代互联网服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特别是在大型企业如腾讯这样的公司中。个人账户是支付的核心,它承载着大量的交易活动。在TBOSS系统中,支付不仅涉及到用户账户的操作,还与运营支撑系统(OSS)和业务支撑系统(BSS)紧密关联。2011年第三季度,腾讯的互联网增值服务收入达到人民币60.031亿元,显示出支付系统的重要性。 支付架构的演进通常经历多个阶段。初期,通过设立准离线历史流水库和优化主服务器逻辑来提升效率。接着,全余额Cache服务器解决了查询性能问题,而交易通知服务器满足了营销推广的需求。进一步,通过数据库分库分表来缓解压力,确保数据安全性。最后,通信层与业务层分离,实现充值与支付的独立,整合Q点账户,提升系统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统一支付Portal的引入是支付系统的一个重大创新。在Portal出现之前,单一业务需要直接面对所有支付渠道,导致开发人员需处理复杂的支付逻辑和安全性需求。而统一支付Portal的出现,实现了业务支付接入能力的统一,大大降低了扩展支付渠道的工作量,将各渠道支付流程集中在Portal中统一处理,增强了安全性,并支持了营销平台等支付延展服务。 Q点二期项目的差距分析展示了不同地域和部门间支付服务的协同与差异。例如,深圳总部的游戏接入服务器与Q点账户系统(LAC)的连接,以及上海电信游戏接入的处理方式,都反映了支付服务在多地区和多业务场景下的复杂性和个性化需求。 统一支付Portal和支付系统架构的演进是应对海量服务和复杂业务环境的关键,通过不断优化和创新,确保了支付流程的顺畅、安全和高效,从而支持了腾讯等大型企业的快速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