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开源开放:智能终端的选择与嵌入式发展历程

需积分: 9 6 下载量 9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2 收藏 2.37MB PPT 举报
"开源开放的智能终端Linux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领域,它涉及到知识产权、操作系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Linux作为智能终端的选择之一,由于其灵活性和适应性,常用于不同类型的处理器,如ARM和X86。ARM Linux,如ARMLinux系列,以及苹果的iOS和RIM系统,都是智能终端市场上的竞争者,尤其是Linux能支持从低功耗的ARM处理器到桌面级的X86架构。 Linux起源于1991年芬兰大学生Linus Torvalds的Minix项目,发布了Linux 0.01版本,随着版本迭代,如1994年Linux 1.0的40万行代码标志着其功能的扩展。自那时起,Linux遵循GPL协议,确保了开源精神,但也意味着没有独立的知识产权。这种开放性导致标准的多样性,没有单一主导厂商的局面,使得Linux生态系统的创新和发展相对分散。 在智能终端上,Linux的应用实例显著,比如2007年的诺基亚N810搭载了基于Linux内核的2008 Tablet Edition,以及后来的N900使用的Maemo5操作系统。Linux与嵌入式系统紧密相连,尤其在嵌入式Linux中发挥关键作用,如Moblin和Android。Moblin最初由Intel开发,后来捐赠给了Linux社区,而Android则是Google的杰作,基于Dalvik虚拟机提供类似Java的应用程序接口,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如HTC Dream和HTC Magic。 Linux的版本区分在于其内核,通常使用的是2.6.x系列,如2.6.18、2.6.28等,最新的版本至2.6.30。不同的发行版如Ubuntu、Fedora、红旗和Slackware,分别基于Debian、RPM系统构建,同时也有专用的包管理,如Android和Maemo,分别针对特定设备进行优化。 开源开放的Linux在智能终端领域扮演着关键角色,它的灵活性、标准化和社区驱动的发展模式使其成为众多硬件平台的首选操作系统,同时也孕育了众多创新的应用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