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_2^a上负循环码的齐次距离研究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4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5 收藏 391KB PDF 举报
"这篇论文是朱士信和开晓山合作的研究成果,主要探讨了在Z_2^a域上负循环码的齐次距离。文章由高等教育博士专项基金(No.200803590003)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No.2011HGXJ1079)资助,作者之一朱士信是编码理论与密码学领域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正文: 在信息技术和通信领域,编码理论是一个关键分支,它涉及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效率。负循环码是编码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最初由Berlekamp在1960年代初期引入。这些码在有限域上具有特殊的结构和性质,使得它们在错误检测和校正方面展现出优秀的性能。 本文“On the homogeneous distance of negacyclic codes over Z_2^a”深入研究了Z_2^a上任意长度的负循环码的齐次距离。齐次距离是衡量码字之间差异的一个度量,对于理解和设计高效纠错码至关重要。在Z_2^a上,码字是由二进制序列组成的,而负循环码则具有一种特殊的循环特性,即码字在经过一定操作后仍属于码集。 作者们首先确定了特定长度下Z_2^a上的负循环码的挠码,也就是码字的非零最小循环移位。挠码是研究码的几何特性和构造编码算法的基础。接着,他们利用高阶挠码,即码字的更高阶循环移位,给出了一类边界条件,用以估计任意长度负循环码的齐次距离。这样的边界对于评估码的纠错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此外,论文还精确地计算出了一些特定负循环码在Z_2^a上的齐次距离,这对于实际应用中的码设计和分析是非常有价值的。齐次距离的精确计算可以帮助优化码的构造,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特别是在存在噪声和干扰的通信环境中。 关键词包括:循环码、负循环码和齐次距离。循环码因其简单高效的解码算法和良好的纠错性能而在编码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而负循环码则是循环码的一种扩展形式,具有更丰富的结构。齐次距离作为衡量码字差异的重要参数,对码的性能评估和优化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这篇首发论文对Z_2^a上负循环码的齐次距离进行了深入探讨,为理解和改进这种码提供了理论支持,并可能推动编码理论与密码学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