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P与MRPⅡ:生产系统演变与衡量指标详解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19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6-27 收藏 465KB PPTX 举报
本资源是一份关于MRP(物料需求计划)与MRPⅡ(制造资源计划)的形成与发展基础讲解的PPT。主要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 衡量指标与客户服务水平: - 客户服务水平(Customer Service Level, CSL)是通过比较实际交货时间(DL)与预测需求的可接受延迟(RL)来衡量的,当实际交货时间小于可接受延迟时,服务级别得以提升。 - 存货周转率(Stock Turn Rate, STR),表示产品销售成本与平均存货余额的比例,衡量企业资金利用效率。 2. 传统生产管理与局限: - 传统的生产管理常采用库存监视法,但其在处理复杂生产环境和大量库存资金占用方面存在问题,如库存成本高且可能导致低客户服务水平。 3. 定货点法与局限性: - 定货点法最初由R.H.Wilson提出,适用于物料需求稳定的情况。但它在面对市场需求变化、盲目决策、高库存等问题上显得不足。 4. MRP的诞生: - 1965年,ORlicky博士和Wight等人提出的MRP针对物料需求的随机性,强调从最终产品需求出发推导零部件需求,解决库存过高的问题,提高了生产计划的准确性。 5. MRP的基本原理: - MRP的核心思想是根据独立需求(最终产品计划)生成相关需求(零部件需求),并结合生产周期来确定采购和生产时间,显著提高了物资管理的效率。 6. MRP系统的两种形式: - 开环MRP假设生产计划和物料资源充足,主要关注物料供应;闭环MRP则更注重主生产计划与生产能力的匹配,能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进行动态调整,实现供需平衡。 7. MRPⅡ的发展: - MRPⅡ(制造资源计划)是对MRP的扩展,不仅包括物料需求计划,还包括能力需求计划、生产进度计划等,以全面管理企业的制造过程。 这份PPT详细介绍了这两个概念的演变及其对企业生产管理的改进,对于理解现代制造业中的生产计划和供应链管理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