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实现冒泡排序算法详解及代码示例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17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3 1 收藏 933KB PDF 举报
“c语言冒泡排序算法实例加程序.pdf”主要介绍了C语言实现冒泡排序算法的原理和程序代码。 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其核心思想是通过重复遍历待排序的数列,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元素,若顺序错误则交换位置,直到整个数列变得有序。这个过程就像水底下的气泡一样逐渐上浮,因此得名“冒泡排序”。 在C语言中,冒泡排序的基本步骤如下: 1. 初始化一个整型数组,并输入需要排序的10个整数。 2. 使用两层嵌套循环来实现冒泡排序。外层循环控制排序的趟数,共需进行n-1趟排序(n为数组长度),因为每趟排序会将当前未排序部分的最大元素冒泡到末尾。 3. 内层循环控制每趟排序中相邻元素的比较次数,即n-i次,其中i表示已找到的较大元素个数,所以内层循环范围是j从0到n-i-1。 4. 在内层循环中,通过if语句比较相邻的两个元素,如果前一个元素大于后一个元素,则交换它们的位置。 5. 完成所有趟数的排序后,数组即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6. 最后,输出排序后的数组元素。 以下是一个C语言实现冒泡排序的示例代码: ```c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arr[10]; int i = 0, j = 0, temp = 0; // 输入数组元素 for (i = 0; i < 10; i++) { scanf("%d", &arr[i]); } // 进行冒泡排序 for (i = 0; i < 10 - 1; i++) { // 外层循环控制排序的次数 for (j = 0; j < 10 - i - 1; j++) { // 内层循环控制每趟比较的次数 if (arr[j] > arr[j + 1]) { // 比较相邻两数并交换 temp = arr[j]; arr[j] = arr[j + 1]; arr[j + 1] = temp; } } } // 输出排序后的结果 for (i = 0; i < 10; i++) { printf("%d ", arr[i]); } return 0; } ``` 这段代码首先定义了一个10个元素的整型数组`arr`,然后通过`scanf`函数读取用户输入的10个整数。接着,通过两层循环实现冒泡排序,当所有趟数完成后,通过`printf`函数打印出排序后的数组元素。 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2),在处理大数据量时效率较低,但它的优点在于实现简单,适合教学和理解排序算法的基本原理。在实际应用中,更高效的排序算法如快速排序、归并排序等会被优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