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WT事件处理:从1.0到1.1的模式变迁—观察者模式的应用

需积分: 8 1 下载量 10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9 收藏 1.09MB PPT 举报
本文主要讨论了Java AWT库中事件处理机制的变迁,特别是从AWT 1.0到1.1版本的改变。在AWT 1.0中,事件处理模型是基于责任链模式的,即通过继承机制,子类替换组件的action()或handleEvent()方法来处理特定事件。这种方式存在几个明显的缺点: 1. 缺点一:过度继承与复杂性 - AWT 1.0要求为每个有事件的部件创建子类,导致大量的冗余代码和难以维护的层次结构。这与面向对象的设计原则不符,因为继承并不适合频繁使用,而是应该通过委托(delegation)来实现。 2. 缺点二:性能问题 - 事件浮升机制导致事件逐层传播,当处理大量事件时,如鼠标移动事件,可能会显著降低性能,因为每个事件都需要在组件树上遍历。 3. 缺点三:局限性 - AWT 1.0的事件处理仅限于AWT部件,不符合责任链模式的要求,因为它允许任何级别的部件处理事件,即使事件在当前层级未被处理,也可能继续向上传播,形成不纯的责任链模式。 从AWT 1.1开始,事件处理模型转向了观察者模式,这是一个更为灵活和可扩展的架构。观察者模式允许事件源(发布者)与多个订阅者(观察者)之间建立一对多的关联,而非继承关系。这意味着事件处理变得更加模块化,减少了耦合,提高了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复用性。 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设计模式,开发者可以更好地应对软件开发中的常见问题,提高代码质量和可读性。设计模式不仅是解决问题的实践经验总结,更是软件工程中的美学体现,它们帮助我们构建更优雅、高效和易于理解的软件系统。 经典的设计模式著作《Design Patterns: Elements of Reusable Object-Oriented Software》由Gang of Four(GoF)四位作者编著,书中介绍了23种通用模式,包括创建型、结构型和行为型模式,如工厂方法、适配器、解释器、模板方法等。这些模式不仅在Java编程中,也在其他面向对象语言中广泛应用,是提升软件设计水平的重要参考。通过理解和应用这些模式,软件开发者可以更有效地应对复杂的系统设计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