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氏距离下的现金识别:数据集与模式识别方法

需积分: 10 2 下载量 15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6 收藏 14.74MB PPT 举报
在这个关于现金识别的模式识别课件中,主要讨论的是如何通过欧氏距离来进行特征数据的分析和分类。欧氏距离是一种常用的度量空间距离的方法,尤其在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领域中,它用于衡量两个向量之间的差异。在本例中,数据集包含10个文本文件,每个文件对应四种面额(100圆、50圆、20圆、10圆)的新旧两种版本以及四个方向,共8个数据块。每个数据块由8个传感器采集的60个数据点组成,这构成了每个样本的特征向量。 课件引用了《模式识别》一书中的例子,该书由Sergios Theodoridis和K.Koutroumbas所著,展示了在处理这类高维数据时,如何应用统计方法和聚类技术。其中提到的参数包括: 1. 预期的类数:表示分类任务中期望找到的类别数量,通常与初始聚类中心的数量相等,但不一定必须如此。 2. 每一类中允许的最少模式数目:定义了每类至少需要包含的样本数量,以确保分类的稳定性。 3. 类内各分量分布的距离标准差上界:控制了同一类别内部样本特征向量的分散程度。 4. 两类中心间的最小距离下界:设定类别间区分度的标准,防止误分类。 5. 可以合并的类的最多对数:限制了每次迭代中可以考虑合并的类别的数量。 6. 允许的最多迭代次数:设置训练过程的最大步数,防止过拟合。 具体到模式识别步骤,首先使用训练样本(如100圆的老版和新版数据块)来计算权向量,这可能涉及Fish判别法或梯度下降法,这些是一般化的分类准则函数求解方法。对于多类问题,课件着重介绍了感知器训练算法,因为它适用于没有不确定区的情况,即样本分类是明确的。 后续步骤包括将新的待识别模式特征向量映射到特征空间,然后通过特征空间划分成子区域,并寻找子区域间的界面,最后应用判别函数来决定其所属类别。判别函数的结构和参数选择对分类性能至关重要,需要根据实际数据调整优化。 这个案例展示了一种基于欧氏距离的现金识别系统设计,通过模式识别方法实现对不同面额、版本和方向的硬币进行有效分类,同时强调了模型训练和参数调整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