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实习:计算机发展史与三代变迁概览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12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4 收藏 69KB DOC 举报
本实习手册是一份针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详细毕业实习报告,涵盖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践学习内容。实习期间,学生深入研究了计算机的历史发展,从早期的电子管数字计算机到现代的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时间线来呈现了计算机技术的演变历程。 在实习日记中,首先提及的是1945年诞生的ENIAC,这是世界上第一台全自动电子数字计算机,由普雷斯波·埃克特和约翰·莫奇勒博士共同研发,它标志着计算机时代的开始。ENIAC的出现显著提升了计算能力,尽管其体积庞大、能耗高,但为后续计算机设计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的部分介绍了计算机发展的四个主要阶段: 1. 第一代(1946~1958年):电子管数字计算机,其特点是逻辑元件采用电子管,主存储器使用汞延迟线、磁鼓和磁芯,外存则是磁带。编程语言主要依赖于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2. 第二代(1958~1964年):晶体管数字计算机,随着晶体管的发明,计算机体积缩小,耗电量降低,可靠性增强,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3. 第三代(1964~1971年):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小中规模集成电路的引入使得计算机体积进一步减小,功耗下降,可靠性更高,小型机开始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 4. 第四代(1971年以后):大规模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逻辑元件和主存储器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标志着计算机进入微型化、低能耗和高度可靠性的新时代。 这份实习报告不仅让学生了解了计算机技术的历史变迁,还强调了技术创新对计算机性能和应用范围的影响,有助于他们深化理解计算机科学的理论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通过这次实习,学生能够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和实践经验,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