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模式与命令模式对比分析

需积分: 1 1 下载量 3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3 收藏 5.85MB PPT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策略模式以及与之相关的设计模式,如命令模式和模板方法模式,并在上下文中提到了三层结构的应用、状态模式的解释以及订单模式的本质。" 策略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使你能在运行时选择算法或策略的实现。在策略模式中,一个类的行为或其算法可以在运行时更改。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行为模式。策略模式定义了一系列的算法,并将每个算法封装起来,使它们可以互相替换。策略对象改变了一个类的算法。这种模式的主要优点是算法的独立性和可扩展性。 相关模式之一是命令模式,它的目的是将请求封装为一个对象,这样可以使用不同的请求对客户进行参数化。在命令模式中,我们创建表示操作请求的命令对象,并将接收者与实际的动作分离开来。这样,命令可以被安排成队列,记录请求日志,或者支持可撤销的操作。命令模式的关键在于存在一个接收者,它可以执行不同的行为,而策略模式则不涉及接收者。 另一个相关模式是模板方法模式,它在抽象类中定义了算法的骨架,而将一些步骤延迟到子类中。这样,子类可以不改变一个算法的结构即可重定义该算法的某些特定步骤。模板方法模式和策略模式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允许子类改变算法的一部分,但它们在具体实现上有所不同。 在三层结构的软件架构中,表示层负责用户界面,业务逻辑层处理应用程序的业务规则,而数据层则处理数据存储和检索。在提供的内容中,UserBean作为入口层,可能是表示层的一个组件,用于与用户交互。 状态模式是一种让一个对象在其内部状态改变时改变它的行为的设计模式。当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时,对象会自动改变其行为。在给定的例子中,状态模式被用来根据按钮点击改变颜色。 订单的本质可以用中介者模式来理解,中介者模式是用来降低多个对象之间的耦合度,通过一个中介对象来协调各个对象之间的交互。在订单系统中,中介者知道所有参与者,而每个参与者只知道中介者,不知道其他参与者,通过中介者进行通信。 总结来说,策略模式、命令模式、模板方法模式都是设计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提供了灵活应对不同场景的解决方案。同时,状态模式和中介者模式则分别解决了根据状态改变行为和降低对象间耦合度的问题。在实际的软件开发中,理解和运用这些模式能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