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编码与传输标准

需积分: 49 57 下载量 16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8 收藏 1.14MB PDF 举报
"编码格式-ieee 802.3cc-2017" 本文主要涉及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详细阐述了在智慧水务和水文学科中的编码和通信标准。标准中规定了如何编报各种水文气象信息,如降水量、蒸发量、风向、风速、气温、湿度、地温等,并设定了具体的数据采集和通信协议。 1. E.1.1 一般规定 - 系统应能同时报告多种水文气象参数。 - 编报降水量需遵循设定的段次和暴雨加报要求。 - 每天8:00时应报告前一天的日降水量。 - 暴雨加报规定包括当降水量达到一定标准时需即时发送,且加报的暴雨量不应跨日计算,已加报过的量仍计入时段降水量统计,但不能重复编报。 2. E.1.2 标识符 - 降水类编码要素遵循附录C的规定。 - 降水量以毫米计,保留1位小数。 - 降水历时编码格式HH.mm,小时数00-23,分钟数01-59,仅在特定情况下使用。 - 风速以米/秒计,保留1位小数,可转换为蒲福氏风力等级。 - 风向用16个方位表示,有对应的代码。 - 气压、气温和湿度分别以百帕、摄氏度和相对湿度表示,均保留1位小数。 3. E.5 数据采集通信规约 - 规定了智能传感器与遥测终端的接口标准和通信协议。 - 数据采集应遵循一般规定和智能传感器通信协议。 4. E.6 报文传输规约 - 包含报文帧结构框架、链路传输规约和ASCII/HEX/BCD编码传输方式。 - 报文正文结构有详细的编码格式。 这些规定和标准确保了水文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便于数据整合、分析和决策支持。附录中还包含了遥测站分类码、功能码定义、遥测信息编码汇总、遥测站参数配置、水文信息报文编码格式以及蒲福氏风力等级等重要参考信息,为实现不同水文监测系统的互操作性和标准化提供了基础。该标准适用于各类水文监测系统,包括江河、湖泊、水库、近海等,同时也适用于水资源监测和水利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