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K-Means改进算法及基础聚类思想"
需积分: 0 4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1-21
收藏 979KB PDF 举报
机器学习中的聚类算法是一种无监督学习方法,其目的是根据数据的内部特征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使得同一类别内的数据比较相似。本章将介绍三种聚类思想以及对应的聚类算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聚类算法的基本思想。聚类算法的核心思想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即通过计算样本之间的相似度来将数据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为了衡量样本之间的相似度,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相似度度量方法。
一种常用的相似度度量方法是闵可夫斯基距离(Minkowski距离)。当闵可夫斯基距离的参数p为1时,计算得到的就是曼哈顿距离。闵可夫斯基距离的计算公式如下(以二维空间为例):
d = (|x1 - x2|^p + |y1 - y2|^p)^(1/p)
其中,(x1, y1)和(x2, y2)是两个样本的坐标。通过计算样本之间的闵可夫斯基距离,我们可以得到它们的相似度。
接下来,我们介绍K-Means算法,这是一种经典的聚类算法。K-Means算法的基本原则是在聚类中心的初始化过程中,使得初始的聚类中心之间的相互距离尽可能远,以避免出现一些问题。具体而言,K-Means算法的工作流程如下:
1. 初始化K个聚类中心的位置。
2. 将每个样本分配给离其最近的聚类中心。
3. 更新每个聚类中心的位置,即将每个聚类内的样本的均值作为新的聚类中心。
4. 重复步骤2和步骤3,直到聚类中心的位置不再改变或达到最大迭代次数。
K-Means算法的优化方法有很多种,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优化方法:
1. K-Means++算法:该算法改进了聚类中心的初始化过程,使得初始的聚类中心之间的相互距离更加均匀,从而提高了聚类算法的性能。
2. Mini-Batch K-Means算法:该算法对于大规模数据集的聚类效果更好,它在每次迭代中只使用部分样本来计算聚类中心的更新。
3. 加权K-Means算法:该算法考虑了样本的权重信息,使得不同样本对于聚类中心的贡献不同。
除了K-Means算法,还有一种常用的聚类算法是密度聚类。密度聚类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基于样本的密度来进行聚类,而不是基于欧氏距离或闵可夫斯基距离。常见的密度聚类算法有DBSCAN算法和OPTICS算法等。
总之,本章介绍了机器学习中的聚类算法,包括K-Means算法及其改进的算法以及密度聚类算法。通过合理选择相似度度量方法和聚类算法,我们可以将数据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从而实现无监督学习和数据分析的目标。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2024-09-01 上传
2023-07-12 上传
2021-09-06 上传
2015-11-04 上传
Unique先森
- 粉丝: 32
- 资源: 327
最新资源
- 基于Python和Opencv的车牌识别系统实现
- 我的代码小部件库:统计、MySQL操作与树结构功能
- React初学者入门指南:快速构建并部署你的第一个应用
- Oddish:夜潜CSGO皮肤,智能爬虫技术解析
- 利用REST HaProxy实现haproxy.cfg配置的HTTP接口化
- LeetCode用例构造实践:CMake和GoogleTest的应用
- 快速搭建vulhub靶场:简化docker-compose与vulhub-master下载
- 天秤座术语表:glossariolibras项目安装与使用指南
- 从Vercel到Firebase的全栈Amazon克隆项目指南
- ANU PK大楼Studio 1的3D声效和Ambisonic技术体验
- C#实现的鼠标事件功能演示
- 掌握DP-10:LeetCode超级掉蛋与爆破气球
- C与SDL开发的游戏如何编译至WebAssembly平台
- CastorDOC开源应用程序:文档管理功能与Alfresco集成
- LeetCode用例构造与计算机科学基础:数据结构与设计模式
- 通过travis-nightly-builder实现自动化API与Rake任务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