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详解:三级模式与ANSI/SPARC架构

需积分: 1 0 下载量 3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1 收藏 454KB PDF 举报
"数据库存系统导论,详细介绍了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包括ANSI/SPARC的三级体系结构,即内模式、概念模式和外模式。" 在数据库领域,理解和掌握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是至关重要的。数据库系统是管理和存储数据的软件系统,它允许用户以结构化方式访问和操作数据。在《数据库存系统导论》中,作者详细介绍了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旨在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提供一个基础框架。 本章首先提到了体系结构的介绍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数据库系统,尤其是小型系统可能无法完全符合这一框架。然而,对于大多数系统,这个框架能够很好地适应其需求,并且与ANSI/SPARC DBMS研究组提出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体系结构相吻合。虽然在细节上不完全采用ANSI/SPARC的术语,但基本概念保持一致。 接着,章节重点讨论了三级体系结构。这三层分别是: 1. 内模式(存储模式):最接近物理存储的一层,定义了数据的实际存储方式,包括硬件层面的位和字节等低级数据表示。 2. 概念模式(公共逻辑模式或逻辑模式):位于中间层次,是对整个数据库的逻辑表示,不受任何特定用户视图的影响,通常代表一个部门或企业级别的数据视图。 3. 外模式(用户模式):最接近用户的一层,提供了用户所看到的数据视图,可以有多个,每个外模式可能只反映了整个数据库的一部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定制。 这种三层结构使得数据库系统能够支持多用户环境,不同的用户可以有不同的视图,同时保证数据的统一管理和保护。例如,一个人事数据库的概念视图可能包含了所有员工的信息,而内模式则描述了这些信息如何实际存储在磁盘上。对于不同的用户,如PL/I用户和COBOL用户,他们可能看到的是经过定制的外部视图,只包含他们需要或有权访问的部分数据。 理解这一体系结构对于数据库设计、查询优化和安全性控制至关重要。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对外模式的调整,可以实现数据的抽象和隔离,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一致性,同时提高用户使用的便捷性。因此,尽管本章的内容可能较为抽象,但它是深入学习现代数据库系统的基础,对于数据库管理员、开发人员和数据分析师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