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第4版谢希仁——常见问题解析

需积分: 46 8 下载量 7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1 收藏 2.95MB PDF 举报
"《计算机网络》第4版谢希仁主要涵盖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书中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网络的工作机制。以下是对其中部分问题的详细解释: 1-1 “主机”和“计算机”在概念上基本相同,通常指能够进行数据处理和通信的设备。但在网络环境中,"主机"更强调设备在网络中的角色,可能包括服务器和客户端。 1-2 电路交换和面向连接并不完全等同,虽然两者都涉及预先建立连接,但电路交换中整个通信期间连接保持不变,而分组交换和无连接则不需预先建立连接,每个数据包独立路由。不过,面向连接的分组交换(如TCP)在传输前会建立连接以确保可靠性。 1-3 IP协议确实提供了无连接的服务,但这并不意味着因特网不可靠。相反,IP层负责的是数据包的路由,而高层协议如TCP负责数据的可靠性传输,通过确认、重传等机制确保数据的准确到达。 1-4 各层协议可以独立选择服务类型。下层使用面向连接或无连接服务,并不影响上层选择不同性质的服务。例如,TCP/IP模型中,网络层的IP无连接,但传输层的TCP可以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 1-5 运输层选择服务类型主要基于对数据传输可靠性的需求。TCP适合需要高可靠性的应用,如Web浏览、电子邮件,而UDP适用于实时性要求高的应用,如音频视频流。 1-6 数据链路层的选择通常取决于网络拓扑和物理介质。以太网通常使用无连接的Ethernet II帧,但PPP协议在点对点连接中提供面向连接服务。 1-7 TCP/IP通常描述为四层模型(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但有时为了教学或分析目的,会扩展为五层,添加会话层。 1-8 分组一般用于描述网络层的IP数据报或传输层的段。在数据链路层,我们通常使用“帧”这一术语。 1-9 硬盘标称容量与实际可用空间存在差异,因为操作系统需要占用一部分空间用于系统文件和管理。 1-10 “带宽”作为数据率的同义语是因为它们都表示在单位时间内能传输的信息量。 1-11 将带宽与速率混用在口语中是常见的,但严格来说,带宽是指信道的最大传输能力,速率则指实际传输的速度。 1-12 宽带信道的比喻是恰当的,它强调了信道容量而非单个数据的传输速度。 1-13 宽带链路的时延带宽积可能会较大,因为其允许更大数据量同时传输,但并不直接反映时延的大小。 1-14 网络的吞吐量和时延之间存在相互影响。高吞吐量可能导致更高的时延,因为更多的数据需要在链路上排队等待传输;反之,低时延通常意味着更高的吞吐量效率,因为数据能更快地通过网络。 这些问题的解答揭示了计算机网络中关键的概念和协议,帮助读者建立起对网络层次结构、传输方式、数据可靠性以及性能指标的深入理解。"